陇上御风电力人

 2023/01/12 10:0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明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近日,国网甘肃电科院“提升戈壁环境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代表队在2022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取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甘肃赛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团队利用创新方法及理论积极开展风电功率预测研究工作,不断提升功率预测的准确率,其自主研发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也实现了应用推广。

  多年来,国网甘肃电科院新能源科技攻关团队始终站在电力科技最前沿,从事着新能源发展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为解决新能源功率预测、消纳、调峰、控制等技术性难题,推动甘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着甘肃电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有效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

  甘肃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省份,因其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禀赋,风电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但因风电资源的自身特性,风电并网、消纳、脱网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一直影响着风电产业的发展,时常困扰着甘肃电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甘肃电力科技工作者戎装待发,在甘肃电科院党委统筹领导下,迅速组建青年技术攻关团队,投入风电机组低、高电压故障穿越现场试验验证工作。

  “我们的目标就是加强技术研究,为每一台风机精准把脉问诊,使其经过技术改造后具备上网条件,确保风电大规模送出,构筑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屏障。”团队负责人沈渭程说,接到重任后,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青年技术攻关团队开启了他们常年驻扎西北戈壁荒滩的研究生活。

  伴着严寒酷暑,置身于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风餐露宿的工作环境,他们早已习惯,通过一次次试验失败和不断总结分析,团队逐渐掌握了开展试验工作的条件和方法,并适时修订了调试标准和管理办法。

  2018年5月,攻关团队顺利完成甘肃酒泉的华能桥湾第四风电场国内首台风电机组低、高电压故障连锁现场测试,迈出了风机性能改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为弱电条件下新能源可靠输出打造了样板。攻关团队开展试验工作以来,已累计完成29场41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试验验证,49场72台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试验。从2013年起,甘肃新能源再无脱网事故发生,新能源机组高低电压穿越技术改造验证与电网稳控装置、调度控制策略、调相机等无功支撑电源,共同构筑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坚强防线,有力促进了祁韶特高压直流送端近区风电送出能力大幅提升。

提升新能源电网承载能力

  2022年,甘肃新能源发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5000万吨,新能源利用率达95%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升幅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发电量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个“智慧大脑”,这便是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发电集群控制系统。该系统对电厂发多少、出力大小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新能源调度智能化、消纳能力最大化、市场调度差异化、“三公”调度透明化。

  依托国家“863”计划、甘肃省科技专项,国网甘肃电科院新能源科技攻关团队集中精力投入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技术研究领域。期间,分别开展千万千瓦级风光集群控制的对象特性分析与建模、稳态和暂态控制方法、一体化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建设等技术研究,利用五六年时间攻克了设备端的低穿改造、电场端的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度端的集中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难题。那一天,当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集中控制策略算法这个最核心的技术得到攻克,河西走廊上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控制系统示范工程建成时,团队成员欢呼雀跃,激动相拥。

  一个阶段的行程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2016年,甘肃成为风电建设的红色预警区,直到2020年才解除预警。期间,沈渭程和同事们守着初心和使命,执着于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相关科研工作,并积极申请国网公司总部项目,开展祁韶直流功率仿真研究,并提出增设祁连换流站三号调相机的建议,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外送“总盘子”。

  陇原大地上,新能源科技攻关团队将青春和奋斗融入电力科研主战场,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能源转型等战略任务落地实践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甘肃新能源发展和绿电输送不断贡献着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