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变产值 释放新活力 ——临洮“以旅促农、以旅富民”发展牡丹产业纪实

 2023/05/31 10:5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丁陆军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桑凡萍

  连日来,临洮县南屏镇易寿天成牡丹小镇和洮阳镇曹家坪原野牡丹园里游人如织,成团成簇的牡丹花漫山遍野,犹如点缀在田野的绚丽云霞,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共赴这场牡丹盛宴。

  借着紫斑牡丹这张“旅游名片”,家住洮阳镇曹家坪村的董东风开起了农家乐。农家乐就开在牡丹园旁边,便利的地理位置让董东风的农家乐格外受欢迎。“今天我们招待了180多名从青海来的顾客,他们提前一个星期就订好了座位。”粗算下来,牡丹花盛开的这一个月,董东风每天能接待游客300人次,开农家乐、卖苗木、领分红一年下来收入在20万元以上。

  从2015年农家乐开业到现在,董东风不断在农家乐经营上下功夫。不大的庭院中种植了几十株他精心培育的紫斑牡丹,植株高大而醒目,最高的一株马上要和房檐平齐。饭桌上,牡丹花瓣酿制的紫斑牡丹酒、油炸的整朵牡丹花各具特色。

  临洮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漆勇告诉记者,在发展旅游业中,临洮县特别注重从一些细节入手提高服务质量。比如,为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围绕文明礼仪、餐饮烹饪、营销管理、接待服务等培训旅游从业人员;依照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家乐进行星级授牌;在旅游重点景区景点以及游客集散地新建旅游厕所……

  “牡丹花浑身都是宝。”曹家坪原野牡丹园种植基地负责人曹佰平这样形容。紫斑牡丹应用十分广泛,除室外栽培外,紫斑牡丹还适宜作为盆花、盆景观赏。“目前,我们还进行冬季催花牡丹和盆栽牡丹培育,保证临洮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紫斑牡丹的根可以入药,有抑菌消炎、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花籽榨油可食用,花瓣还可以制作美食和美酒。”

  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紫斑牡丹酒。据了解,临洮县紫斑牡丹酒生产工艺与纯粮固态酿造的传统工艺相结合,生产中着重提取牡丹花的自然香味融入酒中,利用自然的牡丹香味以及营养成分溶入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之中,形成真正牡丹香味的符合国家优级质量标准的高中档白酒。2015年,临洮紫斑牡丹酒生产工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临洮县兴望牡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新型经营主体,依托牡丹园和紫斑牡丹文化艺术节,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曹家坪202户群众以牡丹基地、闲置麦场等入股到兴望牡丹产业公司,村集体以停车场、政府投入资金等入股,股权比例为农户20%、村集体20%,带动主体60%。

  同时,兴望牡丹产业公司对牡丹园规划区有耕地的农户按地亩数参与紫斑牡丹节门票分红,年亩均保底2500元以上。在牡丹园规划区外的农户,由兴望牡丹产业公司提供技术、种苗和市场信息,采取自种或者统一种植的模式,参与务工管理分红,年亩均收入2000元以上,并对土地入股的农户,按每亩1000元给予保底分红。通过紫斑牡丹节门票分红、务工管理分红、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曹家坪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4600元增长到2023年的11000元。

  55岁的李梅秀,原来家里也种点牡丹。有一定技术的她,现在是曹家坪牡丹园的技术工人之一,每天100元的工资。在政策支持下,她通过小额贷款贷了5万元,扩大自己种植牡丹和芍药的规模。“贷款已经还清,曹佰平帮忙解决了销路问题,种牡丹和芍药致富的底气也更足了。”李梅秀告诉记者。

  紫斑牡丹作为临洮的“县花”,她默默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不断把“颜值”变成产值,释放出“以旅促农、以旅富民”的新活力,是当地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花”。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