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李晓梅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丽丽
在渭源县脱贫攻坚一线,有这样一位用坚韧对抗命运、以奉献实现价值的女性,她坐在轮椅上,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大力发展产业,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她就是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李晓梅。在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李晓梅,近距离聆听她的巾帼故事,感受奋进力量。
李晓梅出生在定西市渭源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困苦,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马铃薯,马铃薯一度是大家的“救命薯”。在李晓梅的记忆中,小时候的马铃薯并不好吃,吃起来满口的苦涩味。她心里默默想着,什么时候能吃上香甜可口的马铃薯就好啦。
后来,她从卫生学校毕业,当过医护人员,开过诊所。和贫困患者聊天时,许多人说“一亩马铃薯卖的钱不够一次感冒的花销”。这些话对她触动很大,心里萌生了改良马铃薯品质的念头。
李晓梅告诉记者,让她记忆犹新的是,第一个签订了种植合同的,是一个叫雷彦芳的贫困户。年近三十的雷彦芳和两个哥哥都是单身,家庭困难。在她的动员下,他们加入了合作社,跟着合作社一起发展。雷彦芳第一年种植3亩马铃薯就小有盈余,第二年扩大到10多亩,卖了3万多元。现在,他是片区的负责人,月收入超过6000元。
正当李晓梅想着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把她打入人生的谷底。2008年秋天,李晓梅遭遇了严重的车祸,醒来后,看到床头的就诊卡上赫然写着:胸椎爆裂性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意识到从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后,李晓梅感觉天都塌了。
身体残疾了,但带领乡亲脱贫的步伐不能停下来。从悲痛中缓过来之后,李晓梅决定继续自己的事业。
“2016年,我们引进四川白家食品产业集团,采用‘借船出海’的模式,建成了马铃薯主食化食品生产线项目。公司生产的‘来点土豆’牌马铃薯主食化产品走进北京,亮相西宁,正在逐步走向全国。同时,我们还依托马铃薯文化,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李晓梅说,在公司招工时,第一条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目前,公司吸纳了当地500多人长期稳定就业,年季节性用工量达到15000多人(次),是全县吸纳贫困户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
渭源县锹峪乡贫困户陆霞英身体残疾,刚到公司应聘时,人事经理嫌她腿脚不方便。李晓梅马上指出,只要是来公司应聘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要全部安排就业。陆霞英上班后,任何一样工作也没有落在别人的后面,现在已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月收入3500元以上。
2013年2月3日,是李晓梅终生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的公司视察工作。听完汇报之后,总书记对公司的产业扶贫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语重心长地说:“合作社连接农户,这种形式很好”,并做出了“努力做好甘肃的马铃薯产业,做精做深,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
为了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依托马铃薯产业脱贫致富,李晓梅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模式,探索推行的“公司+”扶贫体系逐渐成熟。并积极参与少数民族地区马铃薯产业的深度开发,今年与东乡县政府签订了协议建设马铃薯繁育基地,建成商品薯基地45000亩,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李晓梅的悉心经营下,合作社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建成了马铃薯良种标准化种植基地70多个,合作社会员达到8000多人,辐射带动12000多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5600多元,曾经的“救命薯”变成了“致富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马铃薯产业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以前的马铃薯是冬天喂猪夏天烂,现在的良种是上新疆来下四川。”目前,渭源县每年种植马铃薯良种40万亩以上,年产量80多万吨,成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马铃薯种薯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李晓梅说:“尽管我已经离不开轮椅,但我的初心从未改变,在新时代的蓝天下,我的梦想会继续飞翔。”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