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3/12/13 10:20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今年以来,金川区扎实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全面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秸秆利用潜力巨大

  金川区以玉米、小麦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及饲草料资源丰富,可用作秸秆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达24.4万余亩,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58.8%,可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18.5万吨。

  秸秆综合利用与畜牧业密切相关。近年来,金川区紧紧围绕奶业强区、羊业富民建设目标,在稳定现有肉羊、肉牛、生猪、家禽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做“精”肉羊产业,做“稳”猪鸡产业,做“大”奶牛产业。该区健全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节约高效、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和畜牧业绿色发展新机制,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2023年,全区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97.65万头(匹、只),产值达到13亿元。

  金川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路强介绍,近年来,通过加工利用示范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与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若通过市场化收储加工,将90%的秸秆资源加以利用,可供20万个羊单位一年的粗饲料。秸秆利用数量及潜力巨大,可有效促进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农业转变。

  另一方面,发展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有机肥料,既改善了土壤,促进了粮食生产,又节约了化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喜人

  金川区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任务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建设4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项目实施中,金川区结合实际,扶持培育9家秸秆专业化加工营销综合利用主体实施项目。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依托金昌市永强方华牧草、弘禾农业、大艾农牧3家企业建立3条收储运回收产业链,每条收储运回收产业链年收储运秸秆0.2万吨以上,由政府监管,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收储运加工产业链。

  围绕秸秆肥料化利用体系建设,金川区鼓励企业开展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等技术推广,扶持秸秆肥料化利用企业甘肃鑫垦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加入益生菌对秸秆加热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年肥料化利用秸秆0.11万吨以上。

  在秸秆饲料化及燃料化利用体系建设上,扶持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农垦天牧乳业、瑞嘉牧业、富晟养殖合作社、鸿源久泰家庭农场、康远供销5家企业和合作社,年新增饲料化利用秸秆达到 1.24万吨以上。同时,扶持康远供销公司建设成型燃料生产线,推广秸秆成型燃料替代燃煤及成型燃料集中供暖示范,年新增燃料化利用秸秆达到0.2万吨以上。

  路强告诉记者,通过项目实施,市场化主体年新增秸秆利用量1.85万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5%。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金川区通过项目实施,市场主体年新增秸秆利用量增加1.85万吨,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增加1.56万吨,燃料化利用量增加0.2万吨,肥料化利用量增加0.09万吨。2023年小麦秸秆平均每吨收购价格800元,玉米秸秆每吨550元,年产生经济效益达到1300万元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加快了金川区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产业体系相生相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现代农业绿色长效发展,生态效益明显。同时,有效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切实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社会效益突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