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英 科学防沙治沙的探路人

 2024/02/01 10:2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成为全国林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徐先英坚持奋战风沙前沿,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阻挡风沙的脚步,一干就是38年。先后主持完成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22项,发表出版论文(著)若干篇,筛选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为祖国治沙事业呕心沥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愚公的坚守与拼搏。

岁月如歌,初心始终不改!尽管他的脸上已刻满了沧桑,履历中写满了荣誉和成就,但他坚称自己只是治沙队伍中的一名平凡“老兵”,在漫漫治沙路上,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不过是自己的本分。

徐先英(中)在培训农民如何使用压沙机压沙

干一行就得爱一行

民勤县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四大发源地之一,更是国家荒漠化防治的热点区域,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共同“夹击”。

1963年,徐先英出生在民勤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儿时的记忆中,每到春季,到处风沙肆虐、黄沙漫天,庄稼地被沙尘掩埋,整个村庄和道路都被沙子覆盖。沙尘过后,清理沙子也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家门口那条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成了他少年回忆中难以逾越的天堑,也成了他励志征服的目标。

无数次跟随父辈们在沙漠上插风墙、护柴湾,使他过早地见识了治沙防沙的艰难。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成了他少年时代最大的心愿。为此,他勤奋刻苦,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报了农学和兽医专业,但命运似乎和他开玩笑,最后被治沙专业录取。“既然沙漠选择了自己,那就将所学的知识报效家乡。”毕业后他毅然做出了回家乡治沙的决定。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徐先英,初战沙场就取得了优异战绩。他和一同分配来的几个年轻人在老同志的带领下到武威市东沙窝进行野外调查,共同完成了白板滩沙漠治理规划报告。他还参加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盐渍化沙地适生树种选择及抗逆性造林技术研究”。

为了获取更可靠的实验结果,他两次远赴新疆,在冰天雪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亲自采集可供造林的插条两万多株,经过前后两个多月的奔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他春天顶着满天飞舞的黄沙,夏天冒着炎炎烈日暴晒,在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的20里大沙漠中布设试验,观测植物对风蚀沙埋的生态适应性。经过5年的艰苦付出,成功筛选出了抗逆性强的盐渍化沙地造林树种。这些树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改变干旱沙区生态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

终日泡在沙漠试验区,自带干粮野外充饥,研究解决了沙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问题,为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为了掌握更多的治沙知识,徐先英白天进沙漠,晚上查文献、作分析,先后获得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又顺利完成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任务。

进不了城,回不了家,终日与沙为伴。那些年里,身边的年轻研究人员相继转行跳槽,但他的初心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好友关心地问他:“你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沙窝窝里吧?”

“干一行就得爱一行,总得要在这片沙漠里做出点成绩,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他斩钉截铁地回答。

用科技破解“卡脖子”难题

治沙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树、固沙,而是一项需要科技、创新加持和持之以恒坚守的系统工程。

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沙区压沙开沟困难,既费人力,效率也难以保证。沙漠破碎的地形、松软的干沙一度成为机械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徐先英为自己定下目标。

研发、制造、反复实验,终于有了结果。可当他们拿着设计图四处寻找企业加工时,却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因为制造利润太低,竟然没有一家企业愿意代工生产。

“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凭着一股西北汉子的倔犟,徐先英和他的团队亲自动手,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

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成功解决了流沙地灌木栽植过程中,苗木窝根严重和开坑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小巧实用的手扶式沙障机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倍,每亩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很快受到甘肃河西和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的欢迎。

“别小看这250多元,这意味着使用新设备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多出五分之一的压沙面积。”徐先英深知,科学技术的每“一小步”都是治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

如今,徐先英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五代。甘肃在治沙装备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在我国各大沙区得到广泛应用。

探索防沙治沙的“中国样板”

“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甘肃,甘肃治沙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徐先英自豪地说。

徐先英所在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是国内目前唯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治沙科研机构。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也成为国内历史最久、观测数据最完整、记录时间最长的治沙综合试验站,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治沙行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财富。

徐先英说,甘肃防沙治沙人才较多,又有专业的治沙机构,老一辈治沙人探索出来的治沙技术和模式也为现在的治沙技术奠定了基础。

50年代末,老一辈治沙人将黏土沙障治沙技术推广到了西北地区,取得了好的成效,后来又筛选出梭梭、花棒,柠条等治沙效果好的植物,并探索出黏土沙障+梭梭林的治沙技术模式,向全国示范推广。

作为第三代治沙人,徐先英不忘初心,继续沿着老一辈治沙人的脚步探路,并探索出许多防沙治沙的中国样板。

武威市古浪县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种不了地、留不住人,移民政策一度面临落实困难。为了改变这里的生存环境,徐先英带领研究人员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经过4年多时间风餐露宿,研发出了由“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并试验示范3000亩,提出了固沙剂与沙生植物在雨季快速恢复技术,同时也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为“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

针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生态防护体系衰退的现状,他带领团队对防沙治沙与沙区生态水文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出了民勤绿洲防风固沙体系持续稳定地发挥固沙作用的生态需水量1.49亿立方米;研究了无地下水供给的条件下沙生植物对天然降水的响应过程和典型固沙植被的耗水过程,为民勤沙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本世纪初,受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和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徐先英临危受命,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用40多天时间,详细考察了玛曲草原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区域。

短短几天时间,高原的强紫外线让队员们裸露的皮肤大面积晒伤脱皮;遍布的湿地沼泽,时常让队员们陷入其中……

“无论如何,不能让草原上的绿色减少。”经过一个多月的综合科考,徐先英团队研发出了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为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之后的几年里,他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

甘肃的治沙成就令世界瞩目,也让全球沙漠化防治看到了希望。为了把中国治沙故事和中国治沙智慧分享世界,1993年以来,甘肃治沙研究所已连续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0期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为全球8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治沙研究人员。

简单、实用、高效,徐先英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总结的治沙技术和经验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

不仅要治沙还要用沙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甘肃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徐先英认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的“沙”字最难治理,今后甘肃治沙必须走更加科学、精准之路。为此要研究更多、实用、科技含量高的防沙技术和模式来支撑新“三北工程”建设。

面对新的挑战,他认为做好防沙治沙工作,要转变理念,不仅治沙还要用沙,目前的光伏治沙也是以后的方向。同时在技术方面,要筛选一些更加抗旱的植物种子,研发一些生态友好型的工程材料,加强研究治沙装备等。

近年来,徐先英在承担繁重管理任务的同时,依然关注防沙治沙科学研究,提出了退化防风固沙体系修复的水沙协同理念和基于干旱沙区雨水高效利用的以沙治沙加植物措施的修复模式,构建了典型防风固沙体系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他正在研究积雨型沙障,可以将沙漠里面的无效降水有效利用,提高沙区植被的承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

与沙为伴,徐先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将青春和汗水全部奉献给祖国治沙事业;潜心治沙,徐先英守着一方绿水青山,用忠诚和担当把论文写满浩渺沙海。

徐先英说:“我将会继续在治沙事业上发挥所长,给予年轻的治沙人员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为政府提出更多可靠的政策建议,发挥余热,矢志不渝。”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