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一颗果做成一条“链”

 2024/03/20 09:5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房惠玲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杨燕 卢武林

  “来来来,快尝一尝,我种的人参果水分十足,好吃得很。”一大早,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村民雷尚清穿梭在温室大棚里,一边摘下藏在绿叶下的人参果,一边高兴地说:“这棚人参果长势好,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预计头茬能卖5万多元。”

  记者在雷尚清的大棚内看到,人参果挂满枝头,清香扑鼻。在雷尚清看来,温室里种下人参果就是种下了“金果子”。“民勤种植的人参果根本不愁卖,从品种、灌溉到施肥、采摘,我们都遵循着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种出来的果子口感好、品质高,是一种营养较丰富的果蔬两用食品。”雷尚清说。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受益于沙泥土质、水源清洁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民勤产的人参果具有纯天然、色泽美、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民勤县被誉为“中国人参果之乡”,民勤县东坝镇人参果产业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人参果)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进一步打响了民勤县人参果品牌。民勤人参果也从最初的散户种植,发展成了以民勤县东坝镇为主产区,双茨科镇、大坝镇为次产区的“一核两园”的种植格局,先后建成35个人参果种植基地,人参果种植规模达到5975座、2.39万亩,年产量达到10.5万吨,产值7.35亿元,已成为全国设施人参果最大产区。

  栽种出好人参果的背后,是民勤县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在甘肃省农科院、昆明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民勤推行温室人参果栽培技术,组建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全程追溯产品质量安全,改良现有人参果品种,延长人参果种植周期,实现多品种人参果全年期生产销售,推动人参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采用植物茎尖剥离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种苗质量提高了,现在人参果减少了虫害、提高了挂果率、增加了产量,棚均增产3938公斤,棚均增收23628元,亩均产量提高30%。”民勤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詹文平说。

  把一颗果,做成一条“链”。近年来,民勤县紧紧抓住产业融合机遇,强力推动人参果产业建圈强链,依托电商,民勤县开辟“线下”“线上”双向销售“直通车”,助力人参果产业发展,形成“企业+电商”“箱装+精品包装+快递寄运”多元化营销模式,让人参果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由“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赋能乡村振兴。

  民勤县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勇锋说:“我们依托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通过网红大咖、直播达人直播带货等方式,年均销售人参果达3万多吨,约占总产量的40%以上,线上年销售额达2.2亿元左右。”

  有了原材料,就要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此,民勤县积极探索人参果深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产业链发展方向,改善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设施,开发果蔬汁、瓜果干等系列特色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迈进。2023年,民勤县实施品牌提升“五个一”工程,推行赋码监管,建立产品溯源机制。依托专业合作社,研发人参果果汁,第一批产品生产已投入市场。

  “人参果汁项目正式运行后,将有效解决人参果鲜果的销售问题,实现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周边其他村镇群众自主发展人参果产业,助力农户稳定增收,同时有效提高人参果的整体综合效益。”民勤县硕果丰农业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爱祖介绍,通过在本地直接收购人参果,再加工成果汁,不仅企业收益增加,果农们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人参果是在产业规模化建设、特色农产品打造上,发展比较好的农产品品类之一。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做活大棚经济‘文章’。同时,积极为种植户牵线搭桥,提供科技培训、信息咨询、批发交易等服务,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马述宏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