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屠小东
今年以来,甘肃省税务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切入点,优化提升办税服务,让便民办税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同时,主动跨前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高效服务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
拓宽渠道 便民办税有速度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针对农户开票难、收购企业取票难等问题,民勤县税务局成立税宣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涉农税费优惠政策,采集农户自产自销农牧产品信息,辅导农户正确开具发票。
“下载甘肃税务APP”完成账号注册、实名认证,输入开票信息……在税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民勤县东湖镇下月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创福在手机上顺利完成了发票开具。
“手机上开发票太方便了!”徐创福说。
依托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我省税务部门集成税费事项,提供场景式、个性化办税缴费服务,方便群众足不出户网上掌上办税缴费。
同时,甘肃省税务部门在原有自助办税服务网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围,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银行邮政网点、商务楼宇、园区等场所开始布局自助办税终端,方便纳税人缴费人就近、快捷办理税费事项。
庆城县税务局协同银行营业网点打造“微型办税服务厅”,形成场景化、多功能、问办一体的线下便利办税场所。“微型办税服务厅”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完税证明打印等自助办理业务、部分高频税费业务线上办理和11项常见业务的远程帮办服务。同时,配备专业人员提供政策解读服务。
兰州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还专门设置了简事快办区,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由导税人员辅导办税或引导至专区、专窗办理,无需重复提交资料,做到“即到即办、即办即走”。
提升服务 集成办税有力度
近日,四川旭能共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负责人周鹏遇到了一桩烦心事。该公司承接了嘉峪关嘉西光伏产业园区77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场区道路及网围栏工程,在嘉峪关市预缴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后发现,在跨区域涉税事项申报预缴的4万余元企业所得税,在当地申报时无法扣除。
嘉峪关市税务局工作人员核实后,明确该企业符合“建筑企业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于是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退税。
“40余万元预缴税款已经退回,不会影响工程余款结算。”周鹏高兴地说。
为深度服务跨区域经营重大建设项目,嘉峪关市税务局针对跨区域纳税人经营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充分利用电子税务局为纳税人提供各类税费预缴业务办理,及时确认解答涉税疑难问题及适用政策,提前预警涉税风险,方便跨区域经营纳税人准确迅速全额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据介绍,甘肃省税务系统探索推进关联申报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税费自动申报预填办,深化税费服务模式创新。目前已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等11项证明材料采用调阅复用措施,对“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身份证明”等12项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推行多税合一、一键申报等措施,税费申报表单数量减少超62%,178项涉税业务“最多跑一次”,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98.5%的涉税事项实现一网办理。
“征信”变“真金” 服务有温度
纳税信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金名片”。
“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我们联系清水县税务局通过电子税务局‘银税互动’平台,申请获批了300万元短期贷款。”天水东晟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雷红莉说。
“银税互动”服务是惠企发展的务实举措,天水市税务局推出“信用+云银惠”服务品牌,推动A级、B级、M级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集成共享,为守信纳税人提供便捷信贷服务,对失信纳税人采取惩戒措施,有效促进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
甘肃省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纳税信用修复,引导纳税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同时,持续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推进数据互惠,提升合作质效,加强税银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推动纳税信用成为金融信用。目前,全省纳税人可以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实现“银税互动”产品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的“线上一站式”办理。在资料齐备的情况下,放贷仅需15分钟。
“今年,我省税务系统将以更好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宗旨,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升税务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畅通办理环节,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办好纳税人缴费人具体问题和‘关键小事’;加力提效‘政策找人’精准推送,丰富推送内容、拓展推送渠道;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继续深化‘春雨润苗’专项行动,高效服务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甘肃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