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开花” 产业“结果”——甘肃省科学院推动成果专利转移转化综述

 2024/04/26 09:0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蒋文艳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建立巨磁阻MEMS传感器研发线,菌丝体复合材料专利成果转化,ISF炉炉况智能化诊断及决策系统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攻克生物医用磁性纳米材料制备及表面修饰技术关键问题……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是赢得未来的关键。近年来,甘肃省科学院在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技术更新迭代中发挥着重要引领性作用,成果专利转移转化不断“开花结果”,一批科研技术项目落地,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从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由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食用菌团队指导种植的首批金耳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食用菌新品种“金耳”在白银市白银区首次培育成功。

  走进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引进种植的金耳格外引人注目。在海荣模块日光温室里,一个个乳白色的菌包上,一朵朵金灿灿的“黄金疙瘩”如花朵绽放,长势喜人。

  今年1月,为发展壮大白银区特色产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食用菌团队与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达成项目合作,为其提供金耳菌种及金耳原基形成期、子实体幼耳期、转色期、耳瓣伸展期、采收、常见虫害和杂菌防治等全程示范种植指导。

  “我们首批试种的12000个菌棒经过40多天的出菇生长,现已进入成熟采摘期,长势非常好,品质优良。”白银区大坪农业园区负责人高启发介绍说,金耳的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市场前景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目前,种植金耳菌可以利用闲置的房屋和温室大棚,每年可种植2茬,每茬亩产在4000公斤左右。按市场行情,金耳鲜菇每公斤可以卖到60元左右,效益相当可观。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玉卉表示,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食用菌团队将与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继续加强合作申报《白银区食用菌产业化种植团队建设项目》,并为白银区食用菌产业化种植项目提供技术支撑,细化指导服务措施,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带动白银区大坪农业园及周边种植户产业发展,为白银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新的贡献。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近年来,甘肃省科学院持续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重大“卡脖子”技术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利用巨磁阻材料制作的传感器称作巨磁阻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国防等,主要用于速度、位置和角度感测,被认为是推动未来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高性能磁传感器芯片的研制对我国科技水平和国民经济的提升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以此为契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一条研产结合的巨磁阻MEMS传感器研发线,包括微纳加工平台及自旋电子设计与仿真平台,致力于磁传感器芯片技术的开发及中试,推动集成电路相关产业发展。

  近几年,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已成功研发出了磁场传感器、电平转换芯片、转速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一系列MEMS传感器。产品性能优良稳定,满足部分市场需求。相关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通过新产品鉴定1种,制定企业标准3项。2020年1月,省政府《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的调研报告》着重指出省科学院传感所巨磁阻微机电传感器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突破和系统化进展。

  在突破研发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同时与天水华天科技集团、成都因赛泰科技公司、兰州大学等高校、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进该项目的成果转化,转化方式采用产品中试推广和传感器关键技术服务代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现。

  与此同时,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高性能巨磁阻MEMS传感器产品自主研发,计划后期重点开展该产品的中试及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对接工作,加强知识产权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拉近与国际同行的差距,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减轻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拓展省内的市场规模,吸引省外企业的投资,为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做出一定的贡献。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省级专业研究机构。成立近40年来,该所围绕国家和我省对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保障的需求,以“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学科领域为中心,开展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工程治理以及土地规划、地质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推广,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地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性技术支撑。

  在生态修复方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编写完成的“甘肃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验收技术要求”填补了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方面技术标准的空白,解决了我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祁连山环境问题整改及其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中。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所共完成包括国际合作、国家科技攻关、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院列计划等科研项目共500余项,累计获得包括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各种获奖成果59项。

  目前,甘肃省科学院正在承担“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人才评价改革”两个省级层面的试点工作任务,在科研自主权、用人评价权、成果转化决定权等方面探索更加切实高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潜力,提速高质量学术成果产出。

  甘肃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富荣表示,今后,甘肃省科学院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服务好地方经济、服务好地方企业,将甘肃省科学院发展成为贯通产学研用的科研实体,发挥甘肃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助力甘肃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