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用上优质平价的清洁能源——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侧记

 2024/05/07 06:4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明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华能)是一家专注于绿色建筑与清洁能源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让老百姓用上清洁、优质、平价的清洁能源,是这家企业的初心与使命。

“通过多年发展,兰州华能逐步成长为甘肃地区清洁采暖行业龙头标杆企业。”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裁金于熙告诉记者,如今,兰州华能已经确立了微排建筑、太阳能、生物质能、清洁采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六大系列产品及系统工程等多元化产业布局,先后完成了数千项农村清洁能源应用及环保工程。近年来,公司多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畅销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近日,记者来到榆中县甘草店镇车道岭村农村能源绿色低碳村庄示范项目现场,在这里,兰州华能与甘肃省农村能源资源服务总站围绕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展积极尝试。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施策的原则,推广“太阳能光热系统+生物质炉具+太阳能光伏系统+暖气片+智能恒温水暖炕”的太阳能光热光电双系统清洁取暖模式,解决取暖、洗浴等生活能源供给;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并网后,利用余电上网获得的收益购买生物质燃料,解决燃料问题,使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华能公司给屋顶装了发电板(光伏板)之后,发电还能挣钱。用发电的钱再买燃料,对我们来说就是不额外花钱就能采暖。这个发电板一用,烧水做饭问题也解决了。”车道岭村下庄社村民高益民高兴地说。

“一套‘光热互补’采暖设备在太阳能光伏系统并网后,每年可发电4800度左右,年均收益1500元左右。改造后农户每年使用1.5-2吨生物质燃料取暖,单价900元。利用发电收益购买生物质燃料,可解决燃料问题,达到近零费用采暖。”兰州华能副总经理马金亮介绍,通过采暖、土炕改造,每年每户可减少2吨煤炭及1.5吨秸秆垃圾燃烧,每户预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吨以上,对甘肃农村地区碳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意义。

家住白银市会宁县翟家所镇张城堡村的张全家,在兰州华能的助力下,进行了改暖、改炕、改厨、改厕的农村“四改”:“太阳能光热+生物质能”清洁采暖系统替代了传统小煤炉取暖,卧室用上了智能远红外暖炕,厨房用上了智能数控厨具、双头热电灶、太阳灶等,厕所则改成了新型无害化卫生厕所,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华能已服务了西北地区175万户农村家庭,总计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000万吨,节能折合标准煤360余万吨,平均每年为每户农村家庭节约用能成本3000元左右。

金于熙介绍,兰州华能紧扣国家乡村振兴和“双碳”计划,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一核三带”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四强”行动,加强研发力度,因地制宜研发设计了适合甘肃各地农村实际情况的清洁采暖技术模式,积极参与北方地区清洁采暖改造,在兰州、武威、临夏、金昌、酒泉等十二个市州完成清洁采暖改造3万余户,银川、青海改造2万多户。在甘肃临夏投资建设了“华能清洁能源产业园”,建成了天然气壁挂炉生产线、太阳能产品生产线、绿色微排建筑一体化生产线,有力促进了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发展中的兰州华能,如今也在为自己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落户于临夏州和政县的华能生态清洁能源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占地1.3万平方米的园区,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以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综合园区,建成后将打造清洁能源一体化产业链,具备清洁能源生产、研发、施工、安装、服务等多种功能。目前,园区已建设完成甘肃省第一条太阳能生产线和第一条燃气壁挂炉生产线,吸引甘肃旭联、山东旭德等7家企业入驻。

不仅如此,兰州华能还配套建立了大数据远程物联云平台,不仅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还优化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该平台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对故障做出预警,收集并分析供热、环境、能耗等数据信息,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后期该平台可接入碳计量功能,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国家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及时报送碳排放量,为清洁能源技术推广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企业发展,金于熙表示,兰州华能公司将继续用好各项政策优势,抢抓“十四五”新机遇,主动融入甘肃“一核三带”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强”行动部署,提升企业科研实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为推动甘肃绿色装配式建筑与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