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点亮”服务 “盘活”小区 “温暖” 人心

 2024/05/07 14:5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兰彩云 马西芳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兰彩云 马西芳

  “咋又堆满了,清理不到两天的楼道都没处插脚了。” 

  “天不亮,楼上那家就开始轰隆隆地响,吵死了。”不少居民抱怨。

  近期,崆峒区中街街道新民北路社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蹲点调研、制定措施、征求意见、召开小组议事、全面推进等方式,围绕“划小治理单元、扩大治理主体”,实施“一网十员,一楼一治”机制,生动诠释了“阵地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的初心使命。

  一个楼栋,就是一个政策宣传的“红色窗口”。积极组建由党员、“两委”成员、网格员、物业公司、热心人士等力量,通过政策宣传、信息收集、问题发现、环境治理、暖心服务的方式,带领小区居民学党史、知政策、防诈骗、讲文明、共治理、优服务,让居民从“站着看”转为“动手干”,真正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一个楼栋,就是一个信息收集的“智慧平台”。充分利用“甘肃党建”“陇情e通”“平凉快办”等APP和小程序事件上报、咨询求助等功能,畅通居民诉求线上反馈渠道,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居民利用线上积极“点单”,社区第一时间“派单”,网格员主动“接单”,将问题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收集居民关注的热难点问题73件,摸排矛盾纠纷67件,安全隐患18件。

  一个楼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前沿哨所”。通过“578”七彩志愿队和“文明红管家”,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矛盾纠纷“大排查”等行动,针对居民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实行台账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将收集到的问题,社区整合街道各方力量成立“访谈组”,形成问题收集、处置、反馈管理闭环。目前,集中研判解决治理难题72个、协调矛盾纠纷65起,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一个楼栋,就是一个文明创建的“基础单元”。聚焦物业收费高、服务质量差、小区停车难等问题,多次与物业企业协商打造“红色物业”,努力疏通物业与业主的矛盾堵点痛点。

  目前,开展楼栋卫生整治30余次,督促物业整改充电桩、消防器材等基础设施21处,消除安全隐患18处,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河道巡查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一个楼栋,就是一个暖心服务的“幸福港湾”。“红跑团”志愿队,以小区微信群、商户网格群为载体,搭建居民群众、商户与社区沟通交流平台,为群众、商户提供就业、商户小额贷款等服务。

  “黄敬老”志愿队主动上门提供医疗服务、打扫卫生、水电代扣代缴等暖心代办服务。“青预青”志愿队开展家庭教育、就业辅导、谈心解压等服务。

  “橙爱心”志愿队调动辖区水电维修、开锁等方面的“手艺”师傅,让小区居民遇事找得到人,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还有“蓝宣传、绿环保、紫文明”等志愿服务队,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作用,用志愿“红”撬动治理“蓝”。目前,社区已全面畅通“微心愿+微志愿”双向服务渠道,着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 

  从一栋栋楼的“变身”开始,到一个个小区便民设施的整体嬗变;从满足改变人居环境的渴求,到满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和精神文化需求;从一个个物理空间的改变,到一群群人文化素养的提升……中街街道新民北路社区大胆探索创新,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一张张“问题清单”变成了一份份“满意答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