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青春之歌|为了古老敦煌的“青春之梦”

 2024/05/07 15:35 来源:新华社 记者 张玉洁

  新华社兰州5月7日电  题:为了古老敦煌的“青春之梦”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青春永驻,凡人之梦。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一群年轻人运用科技手段,让古老石窟的“青春之梦”一步步变为现实。

  灯火璀璨,飞天翱翔,来自中原与西域的各式乐器在乐师手中化为欢腾乐曲,两位舞伎踏歌旋转、飘带飞扬……在莫高窟第220窟,随着相机在自制轨道上慢慢移动,千年前的大唐气象以影像的方式被记录下来。

  这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成员吴绍侠拍摄莫高窟的第9个年头。洞窟大小不一、形制多样、结构复杂,但却需要同样的“不厌其烦”:在轨道上布设等距离的站点,相机平行于壁面定点移动,依次对壁画从左到右、从下到上正投影拍摄。海量照片经过裁剪、拼接,最终形成完整的毫米级数据图像。一身29米的塑像,需要拍摄12.8万张照片,拼接出的单张照片最大可达50G。

  为敦煌石窟建设“数字档案”,从而永久保存文物的历史信息,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构想的宏大蓝图。30多年来,一代代人接力,图像精度不断提升,而这也意味着更繁重的工作量。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介绍,该团队现有110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67人,超过60%。这支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专业团队,已完成敦煌石窟290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0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多源、多模态的海量数据资源,构建了“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

  永续利用是敦煌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另一目标。对团队成员金良来说,这意味着,让人们隔着屏幕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莫高窟。“我主要做全景漫游节目。人们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控制鼠标,就能获得在洞窟参观的真切感受,甚至比在洞窟里看到的更加清晰。”他说。

  置身莫高窟,拿出手机,身披丝带的九色鹿竟从壁画中“飞身而下”。摸摸它,乖巧的小鹿还会轻扭身体,与人互动。人、实体洞窟和虚拟画面三者同时出现在镜头里,常令游客倍感新奇。

  走进“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佩戴好VR设备,“飞”起来看洞窟的梦想就能成真。高捧莲花的飞天、手敲连鼓的雷公、边飞行边降雨的雨神……众神触手可及。游客还能在演播厅拍摄一段身处虚拟场景中的视频,记录下“带得走”的敦煌记忆。

  点开手机中的“数字藏经洞”,用户可一键“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沉浸式体验开凿洞窟、封藏万卷、重现于世等过程,与洪辩高僧等8位历史人物进行互动。数字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真实还原了藏经洞的景象,甚至包括上午10点阳光照进洞窟的氛围。

  年轻人让敦煌文化变得好玩,但他们的梦想不止于此。

  俞天秀介绍,团队突破了文物数字化关键技术,编制了文物数字化的行业标准,形成了丝路文物数字化成套解决方案和装备体系,加快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信息的抢救性科技保护进程,有效推动了文物数字化行业的发展。

  如今,他们已在新疆、西藏、陕西等9省份的1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文物数字化项目。2023年,团队还承担了面向缅甸的援助项目,让“数字敦煌”的技术成果走出国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他们对古老敦煌的“青春咏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