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自从张丽艳家在康县大堡镇买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房,她就天天盼望着早点喜迁新居。她家原来住在距离大堡镇5公里的寺台镇巩沟村,由于自家房子被鉴定为地质灾害搬迁房,她和丈夫商量后,索性在大堡镇新建的避险安置小区买了房。买房时她家享受了和其他人一样的政策,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贷5年,10万元贴息贷款3年,有了这15万元,她家就顺顺利利拿上了新房钥匙。
自从买了新房以后,她家就在大堡镇暂时租了一套过渡房,丈夫天天忙着装修新房,而她则到小区内由原来的扶贫车间改建的玩具厂打工。既照顾了老人孩子,还挣了全家人的生活费。“等房子装修完工,我们打算马上住进来。这里环境好,交通方便,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幸福。”说话间,张丽艳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小区配套的玩具加工厂是脱贫攻坚期间由青岛支持利用东西协作资金修建的扶贫车间。当初车间做假发,近年来,假发市场比较低迷,于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将其改建成加工玩具的乡村就业工厂。由于工厂就建在小区内,所以来这里打工的全是搬迁户的留守妇女。她们往往都是丈夫在外打工挣钱,妻子则在玩具厂上班,既照顾了老人小孩,还挣够了家里的生活费和零花钱。
玩具厂上班时间比较灵活,随来随走,计件工资。每天前来上班的有六七十人。到饭点了回家做饭,到孩子放学时接送孩子。就这样,每人每月至少都能挣到2000多元。何得花是乡村就业工厂的车间负责人,由于玩具厂开工才短短几个月,大多数妇女都是边干边学,虽然手艺还有点生疏,但她们都干得十分认真。
“上班的工人中,有一部分是原来扶贫车间的老员工,她们白天做玩具,晚上回家做假发,一个人挣着两份钱。”何得花对玩具厂的未来充满希望,她说:“随着大家的手艺越来越熟练,做的玩具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大家的收入就会越来越高,玩具厂的效益也会越来越好,当然,大家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幸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