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樱桃迎来丰收季

 2024/05/24 16:0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张文都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进入五月下旬,天水大樱桃迎来上市的黄金季节。个大饱满香甜的樱桃既丰富了消费者的“果篮子”,也成为果农鼓起“钱袋子”的香饽饽。

5月22日,秦州区玉泉镇烟铺大樱桃交易市场人头攒动,交易红火。偌大的市场,果农们像赶年集一样,将采摘来的樱桃按等级分拣、装箱,采购商挑选品质好的樱桃,和果农讨价还价,并迅速达成交易。

“这几年,我靠种樱桃翻了身,日子过得红火了。”有着10年种植经验的玉泉镇刘家河村村民刘根林说,他种植的7亩樱桃已进入盛果期,产量逐年提升,虽然今年受高温天气影响,产量略有减少,但按照收购价每斤10元算,收入挺可观。

记者看到,交易市场设立的多家物流机构网点,现场收货、流水发车,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名邮政快递人员告诉记者,天水的大樱桃口味好,很受市场青睐,邮政部门专门设立快递揽收网点,全天候为果农做好邮寄服务。

该交易市场负责人周建平告诉记者,从5月20日开始,交易市场进入销售旺季,市场已成为集质量检测、销售、包装、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去年每天交易量平均50吨,年均交易量2500吨以上,销售辐射四川、重庆、青海等地。

“我的樱桃还长在地里,线上就预订了800多箱,好品质的樱桃根本不愁销路,线上交易为我搭建起了一条‘空中走廊’,火红的樱桃走向了全国。”秦州区中梁镇红卫村村民王刚刚欣喜地说,近4年来,他家的14亩樱桃,全部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北京、上海、浙江、南京等地。去年线上交易2000多箱,每箱销售180元,比线下卖的价钱更高。

中梁镇武装部长闫琦玉告诉记者,樱桃已是全镇农民致富增收、提质增效的支柱产业。去年仅红卫村282户果农种植的2850亩樱桃,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4万元左右。

秦州区太京镇的山间沟壑和川道上,一田田、一畦畦大樱桃挂满红彤彤的果子,抢抓时节采摘樱桃的果农穿梭在绿波荡漾的田间地头,一派喜获丰收的景象。

太京镇是天水最早种植大樱桃的乡镇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全镇樱桃产业在苗木培育和生产管理方面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雨季裂果、采收保鲜等方面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樱桃品质逐年提升,成为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上世纪80年代,秦州区“腾笼换鸟”拉开了种植樱桃产业的序幕。从政府引导、农户自发种植,到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秦州区的樱桃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提质增效,已成为该区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区大樱桃基地面积10万余亩,2023年总产量3.5万吨,总产值10.5亿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