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花海有“颜值” 增收有“产值”

 2024/07/10 09:5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蒋文艳 通讯员 张永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通讯员 张永琰

  夏天,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季节。连日来,榆中北山万亩黄芪花海迎风绽放,宛如金色的海洋。

  榆中北山,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黄芪这一珍贵中药材的理想生长地。

  榆中县农技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孙新荣介绍:“榆中北山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耕作性好,病虫害发生率低,同时远离城市,种植基地产业区无工矿企事业单位,不会产生工业‘三废’,保障了土壤、大气、水源的质量安全,从而提供了中药材无公害甚至是绿色生长的自然条件。”

  独特的山地地形和丰富的小气候环境,赋予了榆中中药材优异的品质。据相关部门检测,榆中县所产黄芪甲苷含量0.087%,高出药典标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0.052%,高出药典标准2倍以上。所以每当药材上市,很受市场的青睐。

  在此基础上,榆中县开办农业保险品种16个,中药材险种承保1.8万亩,其中黄芪险种覆盖3000亩。政策性保险的开展,有效保障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雨水充沛,黄芪的长势比往年都要好。”榆中尊贵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贵荣说,也得益于近年来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大力扶持,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黄芪的品质与产量。

  “合作社取得了中药材GAP认证,为拓宽销售渠道,我们公司与国药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销售协议,让榆中北山的黄芪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北山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宋贵荣说。

  据介绍,2024年榆中县黄芪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全县直接参与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人均实现年务工收入12000元以上,带动2000余户脱贫户通过中药材种植、土地流转及在药材合作社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

  目前,榆中县现有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0余家、种植大户62家,建成宏鑫、正源、华源3个中药材产地鲜切加工基地,年产饮片1000余吨。建成中药材储藏基地3个,库容总量2万吨。县域内中药材合作社以联合的形式来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满足市场需求,捕捉市场机遇,达到共赢,已形成种植、田间管理、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近年来,榆中北山利用丰富的荒山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使昔日的万亩荒山变成了聚宝盆,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吴贵军表示,将继续扶持中药材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辐射带动从事饮片加工的企业,积极发展精制饮片、小包装饮片、超微饮片等现代中药饮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加快推进道地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及炮制一体化技术改造项目等技改项目,尽快形成规模生产能力。鼓励支持以现有中药材企业为基础,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采取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加快中药材产业联合体认定,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

  随着丰收的脚步日益临近,这片金色的花海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让榆中北山的名字因中药材而更加响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