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森林
在平川京藏线上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小村子,叫黄毛沟。在看山不是山,观岭不像岭的沟沟壑壑里住着30户人家,多以刘姓和李姓为主。刘姓,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后裔,散落黄毛沟;李姓当属盛唐皇帝李世民的后代。今天的李姓,占据百家姓的头把交椅,名门望族;刘姓,人才济济,举不胜举。
黄毛沟的地名,与姓氏无关,主要是干旱缺水,光秃秃的山旮旯,在夏初秋末长点半死不活的绒绒草,像极了黄牛身上的毛色,取名黄毛沟。
黄毛沟,离繁华似锦的五级街及长征市区不远,离矿车铿锵碰撞的王家山煤矿只有五公里。由于缺水的原因,黄毛沟的农民在山凹凹里种点麻子、糜子、玉米之类的耐旱农作物,也能解决吃饭问题,经济上,以煤炭运输维持孩子读书。
黄毛沟,虽然有三条铁路、公路大动脉,如京藏线、中兰高铁和运煤专列,但却很安静。我过境黄毛沟30年,少有发现黄毛沟传来振聋发聩喇叭声,就连黄毛沟的庙会期间,也安静的像山一样。30年,少见黄毛沟的争吵声,别说挥拳相向了。
与邻为善,在黄毛沟,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
认识黄毛沟,除了京藏线不太起眼的路标,还有黄毛沟的人。炙热的夏天,驱车过境黄毛沟的一处加水站,一中年妇女身材苗条的像芭蕾舞演员,眼睛迷人的像紫葡萄,穿着素雅的工作服,靠在铁桶状的水箱外沿看着我。我说我买您一袋水,她温和地说,我送您一袋水。这么干的地方,还有送得水?不敢想!
还是黄毛沟,天宽地阔出美女:“我送您一桶水,迷人的眼睛像紫葡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