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经过十二年的建设发展,兰州新区已经迈入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9月30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兰州新区专场,对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发布。
兰州新区是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获批十二年来,兰州新区勇担使命、埋头苦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市从拓荒筑基到崛起腾飞、产业从蓝图规划到集链成群、创新从探索培育到支撑驱动、改革从学习跟跑到系统集成、开放从内陆腹地到前沿高地、生态从黄土荒丘到花海绿洲、民生从兜底保障到优质共享、党建从夯基固本到科学引领的“八个历史性转变”,先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获“联合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20多项荣誉。2011—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9倍,常住人口增长6.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倍、4.7倍,经济增速2017年以来连续领跑19个国家级新区。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创新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300个、总投资6000亿元,构建起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集群,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获批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化工园区入选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单位”、全国百强化工园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铜箔生产基地、百万吨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之谷”、千亿级绿色化工新城、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循环经济发展高地加速形成,全省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和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作用日益凸显。
聚焦“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兰州新区深入实施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行政审批、国资国企等“九大改革”,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灵活顺畅的用人机制。全面深化“蓝图管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信用承诺制”4.0审批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国务院目标的1/4。全员聘用、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等制度日臻完善,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激发。国有企业从无到有,核心竞争力和战略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高效落实助企惠企系列政策,企业项目前期费用、生产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市场主体从不足1000户增长到4万户、增长超40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改革成效第三方测评全省第一,行政审批、商事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形成立体化开放平台,西北第一个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建成投运,粮食、肉类、冰鲜等6个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2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常态化运营,国际班列通达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度、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累计开通240余条国内国际运输航线和20条国际货运航线,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获评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兰州新区表示,将锚定“极、地、台、区”战略定位,聚焦“三新五化”思路举措和“111”发展目标,实干当先、奋勇争先,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力、产业支撑力、改革推动力、开放带动力,朝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人口100万人的目标拼搏奋进,加快建设希望新城,积极构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先导区、城市协同的样板区、对外开放的引领区、生态环保的示范区、和谐稳定的标杆区,奋力谱写国家级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