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华东 通讯员 张凡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圈养牛羊肥壮健硕……当此时节,走在镇原县中原乡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各类特色产业星罗棋布,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中原乡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支撑,坚持“粮食筑基、畜牧牵引、特色赋能、文旅塑魂”发展思路,着力在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壮大“产”规模上做文章,形成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中原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全乡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36万亩,其中小麦1.63万亩、玉米3.16万亩,并建成了高标准冬小麦核心示范点和多个玉米种植示范片带。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积极引导鼓励群众种植粮食作物,中原乡实现了面积和产量的稳步增长,全面夺取了粮食丰收。
通过奖励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中原乡不断实现畜牧产业的规模化、高效化和集群化发展。年内落实“见犊补母”政策惠及575户733头牛,兑付资金73.3万元。同时,建成红牛(早胜牛)保种繁育基地2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6个,肉牛存栏量达2.5万头,同比增长5.5%;生猪饲养量4.5万头,同比增长6%。此外,还扩大了肉(蛋)鸡和肉羊的养殖规模,肉兔存栏0.5万只以上,带动种植优质饲草2360亩,实现了草畜产业的闭环式发展。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是中原乡的一大亮点。通过“引导散户+发展大户+做强集体”多种渠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原峰村朝天椒种植示范点带动全乡种植朝天椒、色素辣椒1000亩以上,亩均产值2万元以上;引进水发神农集团,建成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园,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民共同受益的共赢局面。此外,还大力发展菌类栽培、万寿菊和中药材种植,不断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中原乡坚持用商业思维谋划农业,借助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东风,充分发挥原峰山文旅引流作用,持续放大“原峰山”品牌效应。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1家,通过讲好“原峰山”绿色、生态故事,打造了“裕泰隆绿色食用油”“清优源有机蔬菜”“原峰村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挖掘本土网络主播资源,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举办中原乡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大力推销中原特色农产品,带动销售产品110万元,助力群众做好“家门口”的引流增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原乡将持续以种养特及农文旅融合等产业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绘就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