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擘蓝图 富民强村幸福来——高台县罗城镇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2024/11/15 09:38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郑学超 李志雁

□ 郑学超 李志雁

  秋意徐来,在黑河水潺潺流过的罗城,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通达四方,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幅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尽情铺展。

  近年来,高台县罗城镇围绕县委“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发展定位,按照建设“一轴两线三区”的发展目标,奋力谱写镇域产业强、农村环境美、乡村治理安、乡风文明淳、农民增收富的魅力罗城新篇章。

仓廪实 百业兴 农业产业步步高

  罗城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逐步实现民富村强业兴的发展目标。

罗城镇辣椒晾晒场晾晒辣椒

罗城镇育苗基地辣椒苗培育

  辣椒红似火,农户收获忙。金秋的罗城镇田间地头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椒田间,采摘、分拣、装袋、搬运,处处升腾着“火红”的激情,映照着群众红火的日子。罗城镇立足自然资源优势,通过“支部引领、培育主体、发展大户、带动散户”的合作共赢模式,先后引进万紫千红系列板椒、红塔16号、高收干红、老线三等系列新品种,以合作社资金入股、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带动全镇辣椒种植大户80余户、周边散户500余户发展辣椒产业5000余亩,解决群众就业320余人,确保了产销一体有效衔接,实现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双向奔赴”。

罗城镇合作社雇佣劳务工对订单辣椒进行采摘

  位于高台县罗城镇桥儿湾村的甘肃合黎山光新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械化实验种植、示范养殖、种养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农业公司。该公司紧盯市场需求,谋划建设10万头生猪产业园。一期项目投资1.2亿元,建成圈舍20栋,二期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设圈舍9栋,预计生猪年出售量达到6万头以上,实现产值1.3亿元,带动就业60余人,在示范引领全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林牧循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罗城镇天城村肉牛养殖小区建设

  2.34万亩经济作物富民增收,十万头生猪产业园带动全镇“小群体、大规模”家庭养殖蓬勃发展,丰年虫、驼奶加工等特色养殖产业项目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育苗基地对接订单农业走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径,罗城面筋、晒醋、盐池烧壳子等特色农家味道溢满乡愁。乘着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的东风,77%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村均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不断向业兴民富集体强的目标迈进。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7元。

生态好 环境美 和美乡村日日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4万亩黑河湿地保护区、63个环保监测点,罗城镇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任务艰巨。牢记“国之大者”抓环保,多年来罗城镇坚持生态融合发展,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深入实施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推进乡村振兴农田林网修复及镇村示范点绿化,完成绿化面积137亩,栽植各类苗木1.65万余株。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履行镇、村两级工作职责,加强日常巡护,强化源头管理,镇、村两级开展巡河巡林500余次,整改问题23个,镇域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绿色家园成色更足。

罗城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

  阡陌织锦绣,乡村展新颜。今年以来,罗城镇紧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力争和美乡村建设见实见效。走进罗城镇天城村,一条条整洁畅通的道路通向每一户农家,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处处休闲场景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漫步其间,处处皆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罗城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2023年以来新建房屋331户,改建房屋156户,拆除房屋201户,新(续)建集中安置点3处,安置搬迁群众109户,同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配套完善安置点自来水、污水、道路、绿化、亮化、电力等基础设施。1个村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村高质量创建省级、市级和美乡村,逐步擘画“生态环境美、产业支撑强、基础设施好、治理水平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蓝图。

罗城镇 2024 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建设

治理优 新风扬 和谐乡村处处美

  社会治理,聚焦的是“社会”、维护的是“全局”。近年来,罗城镇积极探索具有罗城特色、镇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罗城镇突出党建引领、协同治理、综合施策,积极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成立网格党小组66个,选任13名网格员,村民通过党员“1+N”微网格包户形式,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不留网格管理空白点。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持续发挥理论政策宣讲、平安罗城、守望银龄、小板凳、巾帼红等志愿服务队作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护林防火、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党员300余人,人均服务时长72小时以上。

罗城镇老党员侯继周现场宣讲

  同时,“一约四会”治理机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修订完善的接地气、易落实的村规民约成为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义工银行”“善小常为”“银发增辉·守望银龄”等乡村治理特色品牌,吸引着广大群众以“主人翁”身份参与乡村治理。

  在文润人心方面,“铁芯子”“獠牙绝技”“社火展演”等富有罗城本地特色的非遗民俗活动,成为群众最喜爱的休闲娱乐项目,常态化开展的“文明户”“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引领着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罗城镇将精准把握产业转型发展关键期、牢牢抓住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点,走好生态宜居之路、把准乡风文明之义、履行社会治理之责,向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罗城的奋斗目标大步快跑、阔步前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