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绘就美好的“诗与远方”——访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包翠霞

 2024/11/21 09:5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丁陆军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近期,定西“洮河如意湾”作为西北地区具有标杆示范性的旅游目的地服务区,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六家单位联合公布的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探索出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对此,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包翠霞认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重要部署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文旅产业升级赋能的重要举措。

  定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如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就在定西市临洮县,齐家、寺洼等灿烂的史前文化也在这里交汇,境内有国内保存最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还有甘肃“四大文化”之一的李氏文化,李家龙宫也是海内外李氏族人寻根祭祖、追本溯源的圣地,世界非遗洮岷花儿令人叹为观止、国家非遗巴当舞古老而神秘……滚滚洮河、汤汤渭水、广袤的黄土地,滋润了陇中大地淳厚的文化信仰,这些都是定西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定西市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不断加强文旅资源统筹规划和整体开发利用,着力推动线路全域优化、资源全域整合、产业全域联动、服务全域提升,让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黄土地绘就出“诗与远方”的美好画卷,从昔日“苦甲天下”的西北小城蜕变成如今“甘味绵长”的“药都薯乡·壮美定西”。

  “我们立足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景区扩容提质,培育节会赛事经济,‘陇中特色文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包翠霞说。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定西市先后争取到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3200万元、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800多万元,实施通渭县墨香书画小镇翰墨文化中心建设等文体旅游产业项目60余个,完成投资66.5亿元。临洮县、渭源县、漳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3A级7家,渭源县获评全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县、l7个村被评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元古堆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支撑更加坚实。

  “我们深入挖掘和活化马家窑文化、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渭河文化、书画文化等多元的地域文化资源,马家窑文化节、世界李氏文化发展大会、渭水文化旅游季、花儿原上乡村健康跑、长城之源山地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级非遗项目‘巴当舞’携‘定西宽粉’亮相贵州‘村超’赛场、当‘镇江南’遇见‘定西北’、‘20℃的定西等您来’等特色城市外宣活动的溢出效应持续放大,‘药都薯乡·壮美定西’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包翠霞说。

  包翠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更是强调“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全域旅游方兴未艾,随着“十五五”时期的到来,文化旅游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定西将立足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康养为用、融合发展”思路,以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强市为目标,加力推进“一线、两廊、三地、N景区”建设(一线,即环定西U形精品旅游线路;两廊,即洮河文化旅游廊道、渭河文化旅游廊道;三地,即渭水探源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李氏宗亲寻根祭祖旅游目的地和华夏儿女红色圣地旅游目的地;N景区,即支撑形成定西生态体验、寻根探源、红色教育和康养休闲四大特色的多个景区),聚力打造“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圣地”“国内知名避暑旅游城市”“甘肃文旅康养示范基地”,加快形成文化旅游新发展格局。力争到“十五五”末,游客接待数量达到3200万人次、游客旅游花费达到200亿元以上,“药都薯乡·壮美定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更加突出,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全域旅游体系全面形成,文化旅游成为展示定西城市形象的最佳窗口。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