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通讯员 李榕 赵甲伟
近年来,清水县草川铺镇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把中药材种植与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壮大相结合,大力发展款冬花种植产业,将款冬花等中药材产业转化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新“良方”。

近期,草川铺镇兴坪村的款冬花迎来丰收季,村民正忙着刨挖、采摘、分拣,淡淡药香弥漫在空气中。款冬花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药用价值。草川铺镇位于清水县南部,森林覆盖面广,平均海拔1860米,气候高寒阴湿,昼夜温差大,有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草川铺镇种植中药材4000亩,其中款冬花2000亩。款冬花每亩产量能达到150—2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行情是每斤10—16元,预计今年收益不错。”草川铺镇副镇长张晓翼说。

“合作社总共种植药材600亩,其中款冬花240亩。我们3月份开始种植,现在正处于采收阶段。每天有40多人务工,人均工资80元。采收完毕后,我们会进行加工和销售,目前合作社已经形成了种植、采收、加工、出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清水县杏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李文刚说。

草川铺镇建成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款冬花、黄芪、独活、牛子、柴胡、板蓝根、甘草等中药材。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草川铺镇生产的中药材品质优、药效好,不仅畅销北京、天津、安徽、四川等地区,还吸引了外地客商到本地投资种植。

草川铺镇中药材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发展布局早、起步快。早在2022年,清水县杏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与天津荣程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在草川铺镇兴坪村李家湾一带建设荣程“百草庄园”试验田约100亩,开发推广款冬花、肉独活等中药材的试种,形成了标准化种植体系和产业结构。在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营销渠道后,草川铺镇乘着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东风,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千亩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区,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800亩,种植款冬花260亩、黄芪240亩、肉独活200亩、黄芪育苗100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