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2月16日电(记者何问)旨在收集我国简牍百年研究成果的“简牍学文库”16日启动编纂,将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和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编纂出版。
这是记者从当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的“简牍学文库”项目启动暨编纂出版座谈会上获悉的。“简牍学文库”采取多学科融合方式,计划出版100册,主要包含简牍专题、简牍类编、学术新著、汉译名著、名家论集等五部分。相关成果将分三个阶段出版,预计到2029年结束。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介绍,多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简牍陆续发掘、整理和公布,简牍学研究不断深入,但由于简牍本身的文物特性,该研究广泛却分散,难成体系。“简牍学文库”旨在对已刊布的简牍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纂,为构建简牍学科体系提供重要文献支撑。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陈于柱说,甘肃省简牍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硕,“简牍学文库”标志着甘肃简牍迈入系列式整理、体系化研究的新阶段。
简牍是纸张出现之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所含史料极其丰富。甘肃是我国简牍发现时间较早、目前出土汉简较多的省份,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百年间先后出土6万余枚简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