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机动队伍视角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24/12/26 11:0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唐时军

  □ 唐时军

  转制以来,消防救援机动队伍任务范畴更加宽泛、任务更加繁重、能力要求更加专业,如何加快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能力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命题。笔者认为,消防救援机动队伍融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就要积极推进机动队伍救援理念、救援能力和救援手段及保障现代化。

  一、紧紧围绕“全灾种”要求,积极推进机动队伍救援理念现代化

  机动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要高标准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救援任务,必须建立完备的、现代化的应急救援体系,盯住重点发力,真正实现综合救援能力大跨越。

  在指挥上要努力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信息化智能化新装备,强化与林业、气象、通信、交通、民政等部门的协作,搭建科学的融合指挥、应急响应和协调保障平台,积极构建现代化信息共享体系,真正能够达到不管在哪里都能看得见、听得着,了解灾情发展态势和现场情况,不断提高作战指挥的科学化精准化专业化水平。

  在通联上要努力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立足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况,围绕灾害动态信息可感知、横纵之间可联通、任务数据可共享目标,充分利用综合通信车、大型长航时无人机通信平台、图宏、维德等现代化通信系统,实现固定指挥与移动指挥联网、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联网,卫星、空中与地面指挥平台联网,建立稳固高效的现代化指挥通信体系,确保指挥全时畅通、作战要素全时掌控。

  装备上要努力实现专业化、轻量化。要改进常用装备器材的专业化水平,因地制宜研发符合灾情特点的装备,促进装备体系由人力向机械,由科技向智能转变,形成系统配套、种类齐全、保障有力的特色装备体系。要针对森林火灾火场接近难的特点,研发轻量化、大功率装备,努力减重量、提质量。

  管理上要努力做到精细化、规范化。牢固树立“依法依规、从严从实”的思想,坚持“两严两准”纪律部队建设标准,把依法从严治队贯穿始终,从严执行纪律、从严管控队伍、从严落实工作、从严锤炼作风,用严格精细的管理,提升队伍正规化水平和执行力,确保上级命令指挥在基层末端有效落实,有力保证队伍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紧紧围绕“大应急”要求,积极推进机动队伍救援能力现代化

  提升综合救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要求,紧贴“大应急”和综合救援任务实际,依靠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提升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结合“驻守一地”到“全域机动”的转变,研究提升队伍跨区机动能力。要摒弃机动队伍就是开着几十辆车同向同行的理念,充分运用好航空、铁路、物流等多载体成果,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机动手段。建立“实战+演练”的模式,定期开展远程输送联合演练,不断磨合输送渠道,提升投送能力。灵活采取“人装分运”等方式,与物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装备物资实施快速输送,确保队伍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结合“森林灭火”到“综合救援”的转变,研究提升队伍综合救援能力。要立足机动队伍任务拓展,瞄准“一专多能”的任务需要,大力提升综合救援水平。在不断巩固加强森林火灾扑救能力的基础上,狠抓综合救援训练,模拟灾难情景灵活组织黑屋独处、污腐脏臭等适应性训练,推动全队伍提升地震、水域、山岳救援基本能力。大抓指挥员指挥能力提升,建立完善森林草原灭火和特种救援等专家库,抓好救援、指挥、管理、技术等急需紧缺人才补充,吸收各方面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结合“直接扑打”到“减少人火直接对抗”的转变,研究提升队伍科技创新能力。改变“人火直接对抗”的传统模式,以科技创新、装备驱动来实现森林草原灭火的革命性发展。加快构建国家应急救援航空体系,采取研发、购买、租赁等多种方式,增加适合吊桶灭火和适宜高海拔作业的大中型直升机,在火情侦察、信息通联、指挥控制、力量投送、组织扑救等方面建立空地一体联动机制,加强直升机按地面指引洒水压制火头、定点洒水扑灭特殊地形火点和空地配合快速跟进突击的战法运用,提高协同灭火效率。

  三、紧紧围绕“两个至上”要求,积极推进机动队伍救援手段和保障手段现代化

  树立既要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树好形象,更要量力稳妥、专业精准、确保安全的救援理念,创新开放式、主动式、融入式思维模式,把人员快速疏散转移、妥善有序安置和保证人民群众、扑火指战员安全作为最高原则和第一目标。

  救援装备保障上,要紧盯科技快速发展及时跟进。积极研究改进现有装备系统,研发配备符合驻地地形、道路、林情、水系等特点的新特装备,建设科技和效能为一体的装备体系。机动队伍一直保持单兵训练上的传统优势,被称为“铁脚板、活地图、山里通”,但体能上的优势不足以应对森林火灾扑救的复杂艰难,森林火灾扑救环境往往是山高坡陡林密,徒步接近火场一般都会造成指战员巨大体能消耗,轻便、高效能装备研发势在必行。

  物资器材保障上,要紧盯安全舒适要求及时跟进。着眼现阶段队伍任务实际,不断丰富指战员们的“衣柜”,根据不同任务的性质和特点,改进扑火服、潜水衣、防穿刺服等针对不同任务的特种专项防护被装。要提升各类防护被装的综合性能,做到阻燃、透气、速干、防穿刺,并且舒适、合体、美观。同时积极创新,充分运用新材料新科技,更新防护被装的材质,加快提升各类防护被装的便携性和耐用性。

  食宿保障上,要紧盯“吃饱防寒防暑”目标要求及时跟进。人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也需要调整,才能保证战斗力。要提升社会化保障的力度,根据指战员的口味偏好和任务的实际需要,制定多种伴随保障方案,确保遇有任务能够随时出动,减少自我保障给任务单位带来的巨大压力。要加快营宿设施的更新换代和研发力度,结合任务过程中指战员在住宿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切实需求,充分考虑指战员对于住宿舒适度的需求,不断完善拓展营宿设施的功能。另外,除原有的发电机、探照灯等设施之外,也应当下大力气发展洗浴、烘干、洗涤、饮水等生活服务型营宿设施,进一步提升指战员在“住”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作者单位: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