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品牌引领为“特色产业”赋能提质

 2024/12/27 09:3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王皓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王皓

  近年来,凉州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着力培育“10+N”特色产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借助国家农安县“金字招牌”和省级公用品牌“甘味”影响力,初步构建起以“甘味”“凉州农鲜”公用品牌为引领,绿色、有机认证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品质纯正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发展石磨面粉加工产业是凉州区谢河镇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一招。谢河镇付相庄村石磨面加工厂采用古老石磨,融合传统生产工艺,经过洗、润、破碎、去麸、研磨等工序,生产出小麦面、玉米面、黄米面、洋芋面和黑面等产品。从种植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石磨面产业链正不断延伸,“磨”出了一条群众致富路。面粉厂为付相庄村130多户养殖户提供饲料,为本村脱贫劳动力解决10个就业岗位,每年增加务工收入20万元。

凉州区石磨面粉产品

  “谢河镇付相庄村石磨面厂自2023年底投产以来,日生产面粉1500斤左右,生产的面粉麦香味浓郁,低温低速研磨,无任何添加,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用这种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口感柔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产品已在部分农产品超市及各大电商平台上市销售。”武威市润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宝红说。

凉州区金塔镇食用油灌装车间

  农产品就地加工,产业更有奔头。凉州区金塔镇聚焦林果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核桃精深加工,以“绿色、富民”为主线推进产业延链补链,通过引进甘肃凉州古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本地办厂,推进核桃深加工,不断提升核桃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品牌。该公司配备了国内先进的榨油、精炼和灌装流水线等设备,年加工能力可达3000多吨,在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甘肃凉州古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金生说:“我们坚守舌尖上的安全底线,秉持‘绿色、健康,创新’理念,深度探索开发凉州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深加工研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渠道,致力于将‘武粮香’打造成消费者信赖品牌。”

凉州区特色农产品

  近日,凉州区组织本地特色农产品在“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消费帮扶宣传直播行动武威专场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集中亮相。推介会现场,凉州区共有28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电商企业带来了3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黄白花牛肉、冰淇淋萝卜、乌骨鸡蛋、姑臧里三炮台、甜糯玉米等进行了集中展示。凉州区和受邀的省内外7家采购商进行了农产品商业洽谈,签约金额达0.33亿元。

  凉州区全面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提升“凉州农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累计培育了“莫高”“甘青”“黄羊河”“西凉仙紫”等21个“甘味”品牌,“甘味”品牌数量居全省县区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凉州农鲜”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销售稳步增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