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腊子村,坐落于迭部县腊子口镇西北一隅,东北毗邻岷县、宕昌,南接桑坝,西北与卓尼相连,海拔介于2100米至2900米之间。昔日,恶劣的自然条件与闭塞的交通,如枷锁般束缚着这片土地,使其深陷贫困的泥潭。
2012年,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号召,在中国信达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将腊子村列为对口帮扶对象。十二年的帮扶,让曾经贫困落后的腊子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走在了幸福和谐的康庄大道上,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因卓越的帮扶成效,屡获殊荣,在甘肃省脱贫攻坚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旗飘扬 情暖民心
告别了崎岖难行的山路,曾经居住在半山腰木屋中的藏乡群众,搬迁至整齐划一的移民村,住进了崭新的红砖青瓦新房,家家户户的小院宽敞又整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这一切都凝聚着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的深情厚谊与不懈努力。
腊子村,这个仅有5个自然村、279户1230人的小村庄,地处深山,在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的倾心帮扶下,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二年间,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精心谋划帮扶工作,构建起完善的帮扶工作管理体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负责人为组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为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每年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帮扶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的推进进度以及帮扶领域的作风建设等,确保帮扶工作精准高效。
同时,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党委发挥帮扶干部的关键作用,选派了一批政治素养高、工作作风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并明确细化工作职责与待遇保障,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积极投身于帮扶事业,为腊子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贡献智慧与力量。此外,积极探索党建帮扶新模式,推动分公司第一党支部与腊子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联合主题党日、参观见学等形式,助力腊子村党支部规范各项制度,完善党员活动室等硬件设施,使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让党心与民心更加紧密相连。
扶志扶智 点亮希望之光
帮扶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将教育帮扶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持续关注并支持腊子村的教育事业发展,致力于从根本上拔除穷根。
自2012年起,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便着手对腊子口镇红军小学进行全方位的帮扶,从校舍的修缮粉刷到围墙的修建,再到图书室和电教室的建设,逐步改善了儿童的学习环境,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还捐赠了大量的图书、学习用品、体育用具、电脑、打印机、音响设备等教学教具,总价值达2.98万元,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
在奖学助学方面,分公司连续12年为考入高中、大专以上的382名学生发放助学奖励资金36.75万元以及166台电脑;为红军小学的48名学生发放助学奖励资金1.95万元,以实际行动激励着孩子们奋发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枷锁。
2023年5月以来,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关爱行动。对桑坝乡沙藏村的孤儿当木草给予特别关注,发放助学奖励及物资0.3万元,分公司分管领导多次走访慰问,送去学习用品及慰问金,传递温暖与关怀。驻村干部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等方式,累计20余次深入了解结对帮扶对象的生活与学习情况,积极宣传国家对孤儿的各项保障政策,让帮扶对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强大的支持与鼓励。
产业赋能 鼓起村民“钱袋子”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立足腊子村的资源实际,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种两养”的特色产业发展策略,全力推动腊子村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针对腊子村山高沟深、良田稀缺但自然生态独特的现状,自2012年起,通过现金补助的方式提高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对种植当归、养殖蜜蜂的农户给予每亩(槽)320元的补贴,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4.6万元,推动成立了蕨麻猪、土蜜蜂养殖和木耳种植合作社,并帮助10余户发展动力不足的群众入股合作社,通过土地、资金入股以及吸纳务工等多元化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确保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切实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此外,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还积极创新帮扶方式,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途径,累计消费帮扶金额达2.45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难题。同时,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大力推介腊子村的农特产品和服务,以市场消费为牵引,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渠道,为腊子村的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二载栉风沐雨,十二载倾心帮扶,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现在,腊子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