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正月初一,兰州老街活态传承非遗馆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观看非遗展览,体验非遗项目河州蛋雕的制作。“我们小时候只在展览馆里看到过蛋雕,现在可以带着孩子亲身体验蛋雕的雕刻技艺,这个春节因此过得很有意义。”兰州市民李睿一边带领女儿刻制蛋雕,一边回忆自己儿时有关蛋雕的记忆。蛋雕,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手工艺,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管子•侈靡》中“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的“雕卵”便是蛋雕雏形。唐代白居易《和春深》里的“玲珑镂鸡子,宛转彩毬花”中的“镂鸡子”,也是现在蛋雕的早期形式。

河州蛋雕非遗传承人杨星国介绍,在新春这个特殊的时刻,展示蛋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蛋雕作为一门传统非遗技艺,在春节期间展示和传承,不仅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让人们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杨星国传承家乡雕刻文化,把砖雕、木雕、葫芦雕刻的图案和雕刻技法成功融为一体,开创了河州蛋雕工艺。

“我们一般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蛋雕的起源、相关的古诗句,并介绍蛋雕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我们还会为孩子们发放制作蛋雕的材料,演示如何刮壳、绘图。孩子和家长合力,通过描绘图案,一刀刀刮色,一个简单可爱的手工蛋雕就做好了。”杨星国说。“妈妈,你看我刻出来啦!”徐洋小朋友兴奋地举起手中的蛋雕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那枚小小的蛋壳上,虽然图案还稍显稚嫩,但却饱含着孩子对非遗的热爱,和初次尝试雕刻的成就感。李睿看着孩子的作品,感慨地说:“带孩子来体验蛋雕制作,就是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兰州老街活态传承非遗馆于2024年12月28日开馆,集静态展陈、动态展演、活态传承于一体。馆内汇聚蛋雕、洮砚、泥塑、东乡刺绣、兰州剪纸、洮砚雕刻、陇派掐丝珐琅等甘肃众多非遗项目。

兰州老街在春节期间还举办了传统的舞狮、太平鼓、民俗社火等演艺活动,让游客们在赏花灯、品美食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正月初一,“烟火兰州 非遗过大年”2025年兰州春节文化庙会在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街区广场正式拉开帷幕。兰州春节文化庙会多年来一直是兰州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百姓喜爱。今年的庙会精彩纷呈,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每天11时至12时,在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街区广场,兰州太平鼓、舞狮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每天10时至17时,在非遗馆传承体验所开展兰州刻葫芦、兰州剪纸、兰州泥塑等技艺展示。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每天12时30分至15时30分,还有诸多精品折子戏上演。兰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兰州春节文化庙会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创新元素,是展示兰州形象、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活动,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也展现了“世界非遗”的独特魅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