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 扩投资 稳增长 天水奏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2025/02/27 09:53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张文都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更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立春过后,在天水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无论是工业园区的繁忙景象,还是城市腹地的建设热潮,都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其快速发展的坚定步伐。一个个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不断积蓄发展潜能,为新一轮经济社会的跨越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开头贵争先。近期,清水县各企业迅速投入复工复产,在农业、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建设和生产一线,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春序曲”。

  走进清水县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的开关站电力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在逐一排查调试设备,全力提供电力服务保障,确保2号冶炼车间顺利点火投产,助力企业稳定生产。据该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企业自正月初八复工复产以来,120余名员工实行“两班倒”工作制度,已装载反应料石油焦和石英砂共计5200余吨、保温料4900余吨,总计10000余吨。目前,2号冶炼车间已成功投入冶炼生产。

  据了解,位于清水县黄门工业园区的这一项目由山东华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达24.7亿元,是清水县历史上投资体量最大、投资强度最高的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6万吨高精复合陶瓷、18万吨高精耐材以及6万吨石墨化产品,将有效填补清水县工业领域新材料建设的空白,开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在清水县牛头河支流汤浴河段的汤浴水库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施工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正鼓足干劲,全力开展库底清理、坝前坡夯实、溢洪道闸室安装等作业。汤浴水库项目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33亿元,建设工期为3年,计划于2025年9月竣工并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水量720多万立方米、承接水量1980万立方米,将彻底改变清水县城乡供水缺乏大型调蓄水源的现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春节过后,武山县工业集中区的各企业也开足马力,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走进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飞速运转,打包车间的工人们忙着给产品装袋、打包,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公司今年首季已完成937吨的生产量,订单量同比增长21.3%。目前线上的订单量每天稳定在3000单以上。”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利斌说。

  天水市千之都服饰有限公司作为武山县大力发展轻工制造和绿色低碳经济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主要生产毛衣、纺织件等半成品,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地区。公司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公司生产量达20万件,产值约300万元,计划今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

  目前,武山县工业集中区总投资9.67亿元的17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渭川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二期、爱丽尔服装加工产业园、塬香甘味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也已启动建设,35家工业企业全部复产,投资55亿元的海聚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

  据悉,2024年,天水市全年共引进“三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5个,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5个,总投资764.5亿元,新建续建项目省外到位资金654.5亿元,同比增长37.6%,营商环境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天水市将按照着力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陇东南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西部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发展定位和要求,坚持高位推动、高频调度,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加快重大项目实施,全力推动落地项目快速开工、开工项目加速建设、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项目尽快达效,持续为天水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动能。

  一个个重点项目蓬勃发展,一家家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天水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潮,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