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商贸流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社会民生。
近期,我省新一轮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落地实施,在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等智能产品领域引发换新热潮,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更为消费市场注入了蓬勃活力。
政策红利润民心
以旧换新究竟能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来看看这个账单:“通过补贴叠加,省了将近一半的钱!”兰州市民孙阳购买了一台85英寸的电视机、一台洗衣机和一台挂机空调,享受到实惠的她高兴地展示了具体的优惠力度:“3件产品原价共计18197元,参加门店优惠活动后是12450元,再享受政府补贴,最后3件到手只花了9879元,省了一大笔开支。”孙阳的经历,正是我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千家万户的生动写照。
当下,家里有换新需求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耐用消费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产品功能老化,难以满足需求,更新换代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据省商务厅数据,截至2月25日18时,今年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申报达217001单,实现销售额192852.64万元。其中,汽车报废更新申报2581单,销售额27610.45万元;汽车置换申报6620单,销售额90484.2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76254单,销售额30965.07万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4015单,销售额849.47万元;家装换新8212单,销售额6478.25万元;3C产品购新119319单,销售额36465.15万元。
政策升温促消费
以旧换新惠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了现实。
今年1月,我省创新推出针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的购新补贴政策,进一步拓展了政策覆盖范围,有力激发了3C数码产品的换新需求。张掖市民刘玉琴成为这一政策的首批受益者。春节前她就打算换部新手机,刚好赶上国补与移动公司补贴叠加,近1000元的优惠让她十分惊喜。通过“甘快办”APP提交申请,短短10分钟便完成手续办理,便捷高效的体验让她称赞不已。
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全省3C数码产品销售成绩亮眼。省商务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省第一批报名参加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的企业(门店)达919家,其中兰州市有274家。今年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落地仅一个月,补贴申报量就占到了全省以旧换新报单总量的近50%。
同时,在政策助力下,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不断登场。
2月28日,武威市“春动·焕新”消费季活动在凉州区文化广场热闹开场。市民赵先生一直想换新能源车,在活动现场了解到购车补贴政策后,决定下单购买。按补贴标准,裸车开票价10至20万元的,单车补贴3000元;20万元以上的,单车补贴4000元。赵先生坦言,这样的活动让购车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3月1日,2025年兰州市消费促进月暨家电产品“焕新”生活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耐心解读政策,全力推动汽车、家电、家装、3C数码产品等领域消费增长,助力全市经济稳中向好。
一系列促销活动有序开展,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真金白银”的优惠,我省消费市场在政策驱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网购”也可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买需求,我省推行支持线下实体店与线上平台平等参与的补贴政策,充分发挥线下购物直观体验佳、线上消费便捷快速的优势。经省商务厅多次沟通协调,苏宁易购现已开通甘肃省线上平台补贴通道,消费者在线网购也能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针对京东等开放性网络平台,省商务厅已主动向其提供对接参数,并督促技术人员加速推进端口对接工作,力求尽快开通甘肃省线上补贴渠道。与此同时,为强化线上风险防范,省商务厅压实参与企业责任,全力保障交易真实可靠与资金安全。
苏宁易购卖场的一位手机销售人员介绍道:“我们构建了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制定了风险防控方案,涵盖基准价格模型、发票实名、现场开机核验、相关照片回传以及线上风险防控机制等。我们已与主要品牌手机生产厂家完成对接,收集产品条码信息,并在数据库中加强比对核验,以此严防套骗补贴、跨地区重复购买等违规行为,切实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红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