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莉莉
都美花,生于白山黑水环绕的吉林,黑土地的质朴与厚重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2016年,得知金昌市人才引进计划后,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她毅然告别家乡,奔赴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教育征程。
初入学院,都美花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她深知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为了给学生呈现精彩且富有深度的课程,她在备课上花费大量时间,常常熬夜至凌晨两三点。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学生能轻松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她也会偶尔分享东北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
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都美花担任了三届学生的班主任。这期间,她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一次经历尤为难忘。
那是一个阳光正好却略显沉闷的午后,光伏1702班的一名学生情绪低落,走进她的办公室,表示自己想要退学。学生满脸沮丧地倾诉,觉得每天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令他倍感压抑。都美花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耐心地请学生坐下,认真倾听他说的每一句话。等学生倾诉完后,她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道:“老师非常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也曾有过迷茫的时候。你看,现在看似枯燥的学习,其实是在为未来积蓄能量。现在放弃,可能就会错过未来无数的可能。”经过一番深入交流,学生的眼神逐渐有了光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决定继续留在学校。
从那以后,都美花时刻关注该学生的动态,鼓励他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发掘自己的特长优势。最终,这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之后,这个学生经常联系我,感谢我当时没有放弃他,我也很感激他自己没有放弃。”都美花感慨地说。
除了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都美花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她组织了“冶金新视线”科普微视频制作大赛等职教周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热情;开展了“关爱老人,践行青年大学生志愿精神”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记得在一次专业技能竞赛中,从赛前准备到比赛过程,都美花始终陪伴在学生身边,给予指导和鼓励。最终,学生们取得了优异成绩。那一刻,她从学生眼中看到了自豪与喜悦,也深切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她深知,学生的成长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
“今后,我将继续坚守在教育一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金昌这片土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都美花坚定地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