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玉米制种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0亿元

 2025/03/21 10:30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吕霞

  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3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改革进行时·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张掖玉米制种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0亿元。

  2024年,张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8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5%。张掖市坚持生态优先促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实施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34个,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地建成运营;实施林草湿地生态修复项目43项305.1万亩,义务植树350万株;综合治理沙化土地92.7万亩;出台全省首个林长制责任追究办法;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连续25年完成黑河分水国家战略任务,成功入选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六县区全部建成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空气质量连续9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控制断面水质连续6年排名全国前列。

  张掖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采取28项措施推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玉米制种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0亿元,绿色蔬菜、肉牛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2%,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以“强工业”行动牵引构建“363”特色工业发展体系,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户,为历年最多。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引进“三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8项,441项新签约入库项目实现“落地即开工”。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42.96亿元,新续建各类项目487项,完成投资316.6亿元,盘道山、皇城抽蓄电站和张掖火电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51户、专精特新企业5户。争取国家和省级试点14个,谋划实施9个领域125项改革任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