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春光赶农时——灵台县春耕生产工作见闻

 2025/04/01 15:2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景洁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景洁

  春日里,达溪河畔山林泛翠,杨柳抽芽。作为粮食生产大县,灵台县紧抓农时,广袤田野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从农资供应、机械化作业,到科技育苗,灵台县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春耕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供应有保障 春耕底气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春耕生产的关键。自去年11月起,灵台县便开启农资保供“备战模式”,积极调运货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调购化肥2.1万吨、地膜2500吨、农药18吨、春耕种子130万公斤。在灵台县城的甘肃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仓库,玉米、大豆等各类种子一应俱全,前来咨询、订购的群众络绎不绝。公司销售部负责人任彩玲介绍:“我们从年前就着手储备,目前已储备玉米种子60万公斤、胡麻7万公斤、大豆5万公斤,完全能满足农户春耕需求。”

  为保障农资“量足价稳质优”,灵台县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严格把控进货质量,完善农资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农业执法大队开展“护农行动”,对全县农资销售点进行全面检查。灵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刘宏刚表示:“我们重点核查经营资质、进货渠道和产品标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52家,现场督促整改问题8个,确保农户能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机械显身手 沃野绘新图

  随着气温回升,灵台县利用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有序开展玉米种植铺膜作业。在西屯镇柳家铺村,一台台覆膜机在平坦的农田里来回穿梭,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在阳光下泛着银光。2025年,灵台县计划完成顶凌覆膜面积18万亩,3月底前全面完成覆膜工作。

  为助力春耕顺利开展,灵台县农技人员深入一线,落实“双包责任制”,通过现场会、培训会等形式,推广顶凌覆膜、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实用技术。全县1550余台拖拉机、旋耕机等大中型农机已完成检修保养,农机手也经过安全培训,现已上岗。灵台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刘晓慧说:“农机服务小分队时刻待命,确保春耕‘机械战’高效安全。”

  此外,气象部门也为春耕保驾护航。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灾害性天气预防工作,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帮助农户应对倒春寒、大风等极端天气,助力农户抢抓农时。

  育苗“科技范” 生产加速度

  春分时节,走进灵台县梁原乡零零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一片翠绿映入眼帘。成排的育苗盘上,朝天椒等种苗绿意盎然。合作社负责人史永华介绍:“今年我们育的辣椒苗大概有320万株,一部分自己种植,一部分供应给其他乡镇。现在采用自动育苗机育苗,相比人工播种,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育苗效率。”

  订单育苗工作的推进,是灵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灵台县已建成中台水泉、杨村、坷坮、什字中永、梁原付家沟等6处蔬菜集约化育苗点,计划全年育苗8000万株以上,基本实现全县优质种苗自给。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春季集约化育苗2600万株。

  在保障蔬菜春播用苗的同时,灵台县持续推进设施蔬菜生产。目前,两河川区温室大棚已完成土壤消毒和起垄覆膜560亩,冬春茬温室设施蔬菜生产进入丰产期。相关部门对320亩温室越冬蔬菜开展了多层覆盖及防寒保暖技术指导。截至3月底,灵台县已完成4500亩设施蔬菜种植任务,实现“菜篮子”稳产保供。预计一季度设施蔬菜产量将达到0.8万吨以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