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马艳
在数字化浪潮迅猛发展的当下,算力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武威市凉州区敏锐把握时代机遇,聚焦优势与新兴产业,积极开展招大引强行动。在此背景下,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项目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武威市凉州工业园的稻盛云(武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其庞大的数据中心宛如一座科技“智城”。公司展厅内,智能化设备整齐排列,蓝光闪烁,一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大数据基地尽收眼底。
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政企关系经理郑起燕介绍,目前项目正稳步推进。一期建设部分已顺利投入运营,首个1000P高性能国产推理算力设备已完成部署,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心引入了先进的智能中控系统,可实现对展厅内音响、展示设备等的集中控制与智能化管理。只需一键操作,便能根据不同的展示场景和活动需求,迅速切换音响效果和设备运行状态,极大地提升了展示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对展厅无线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网络带宽大幅增加,稳定性显著增强,确保互动体验项目、智能导览设备等运行流畅,为参观者带来极致的科技体验。此外,智能导览机器人通过智能语音提示引导参观路线,提供贴心服务。展厅内还专门设置了展示区域,全方位展示与燧原科技联合研发的AI一体机等硬件设施,借助实物模型、高清图片和生动视频,让人们直观感受强大算力的魅力。

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设计可承载的总浮点算力达14400P,是河西走廊沿线首个国产AI算力芯片万卡集群。该中心运用风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并采用人工智能智慧能源系统进行能源管理,逐步构建源网荷储微电网,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和碳排放水平。目前,T1栋智算中心率先投产的1000P算力均为高性能人工智能推理算力,今年将逐步扩展至2000P,T1栋智算中心有望成为区域AI算力基础设施的新地标。
郑起燕表示,绿色智算中心定位为全域智算工厂,通过打造AI一体机制造、国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AI人才实训与教育基地,实现“绿色算力在凉州、硬件制造在武威、核心技术在西部、应用落地在全国”的完整生态布局。智能算力作为大模型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和“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持续火热,社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急剧增长。在此形势下,公司在大力发展绿色算力的同时,计划拿出部分人工智能免费算力,支持来武威的大学生投身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建立完善的AI人才孵化机制。目前,公司正与甘肃当地高校紧密合作,联合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基地,预计将逐步吸纳800名毕业生就业,参与人工智能实践和数据标注工作,为武威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支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据了解,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堪称一座“智能生产力的工厂”。全域智算工厂通过高效整合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交易、生态运营和大模型业务,打造了一条从底层算力到应用场景的全链路智能生产体系。这不仅解决了算力资源的供需矛盾,还通过深度融合产业生态,推动智算中心从传统的基础设施角色,向智能化生产力的核心枢纽转变,实现了智算中心从单纯的算力资源供给向产业价值赋能的跨越。该项目的引入,为武威市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智算中心+绿色能源+装备制造+政企数字化”产业链的构建搭建了坚实平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多方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产业转型提供强大的智慧支持,助力武威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腾飞。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