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4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改革进行时·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嘉峪关市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地企协作、城乡一体、绿色发展、社会治理、民生幸福”的典范城市。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稳居全省第一梯队,连续8个季度荣获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奖励,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嘉峪关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配套能力,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24个月保持9%以上的增速,近3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40%。嘉峪关市坚持以“三化”改造为引领,推动钢铝产业装备升级、工艺革新、产品迭代。先后引入甬金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嘉唐铝业600万吨氧化铝等一批重点延链补链项目。2024年,钢铝两大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111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同时,嘉峪关市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体系,形成了从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到光伏电站、绿色高载能产业的全链条产业闭环。2024年,光伏发电并网总装机容量超过196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42.8%。
嘉峪关市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纵深推进强科技行动。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3%,位居全省第二。嘉峪关市建立了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与多家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近三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实现翻番。此外,嘉峪关市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交流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4年,共促成校企合作项目45项,带动科技研发投入7392万元。
嘉峪关市持续擦亮“天下第一雄关”金字招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起点推进长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展示利用,全面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关城、关城里、方特丝路神画“三大景区”实现全面贯通,嘉峪关长城研究院完成更名挂牌。
2024年,关城景区入选全国5A级景区品牌百强。嘉峪关市创新推出全国首部边塞史诗剧《天下雄关》和全国首个长城实景沉浸式夜游项目《天下嘉峪关》,培育打造国际铁人三项赛、长城马拉松等一批品牌节会赛事,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202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