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寨乡:土地流转解锁“生金”密码

 2025/04/15 11:2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马如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通讯员 田美玲

走进甘州区花寨乡的广袤田间,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拖拉机正在作业,播种、施肥、旋耕、耙地一气呵成,一颗颗优质小麦种子被精准播撒进肥沃土壤。这一热火朝天的景象,正是花寨乡借助土地规模化流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偏远乡镇农民增收难题、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乡村振兴的持续奋进征程中,如何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花寨乡领导干部主动作为,奔赴江苏常州等地开展招商学习,还热情邀请中国农垦集团等企业前来考察,终于在土地流转中找到了“适合自己脚的鞋”。

今年以来,花寨乡紧紧围绕甘州区“农业大区、工业强区、旅游名区”建设目标,立足本乡资源禀赋,深挖特色优势,加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六个空间”,把土地流转作为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力争土地连片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我们村3000余亩土地均已整体流转,根据乡上的统一规划,今年计划种植亚麻,可以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新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保尔烨介绍道。

“乡上做过调研,以前我们自己流转土地,流转费是每亩300元左右,最低的时候不到200元,现在统一由村集体公司流转后,流转费收入亩均增加100元,大家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实现了土地保值增值。”村民朱晓玲难掩心中的喜悦。通过实行土地规模化流转,农户既可以获得租金与务工收入,又能通过村集体增收共享村级发展成果。

花寨乡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公司资源集聚与龙头带动优势,与中国农垦成功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规模化流转土地达2万亩,用于建设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种植基地。同时,大力推广“北斗导航+浅埋滴灌”播种技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高效节水灌溉的播种作业。此外,持续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构建起“集体公司+基地+企业+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化”“保姆式”农业生产服务,有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截至目前,全乡7个行政村共流转土地3.4万亩,其中6个村整体流转率高达100%。

谈及土地规模化流转带来的诸多益处,花寨乡党委书记崔学成侃侃而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什么效益好,我们就种什么。通过规范化土地流转,能够系统、全面地规划整合土地资源,灵活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土地资源与项目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全乡高质量发展筑牢要素保障根基。”

据悉,花寨乡将充分挖掘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推行规模流转、土地托管、林间套种等农业模式,大力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等低耗水作物,积极探索推广有机农业产业,全力打造小麦制种示范基地和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真正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实现“集体增收—土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以农村改革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