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资源下沉 构建县域医疗新格局

 2025/04/16 10:4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徐宏飞 何龙

借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契机,武山县积极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全力推动县级医院的人员、技术、服务与管理向基层延伸。通过这些努力,成功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大家看病就医更加安心、更有保障。

武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选派了12名专家,依托“门诊坐诊+下乡义诊+三级查房+学术讲座+质量管理”的“五位一体”模式,对鸳鸯分院开展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门诊诊疗700余人次,进行教学查房40余次,举办学术讲座30余场,真正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精准下沉。同时,接收武山县鸳鸯分院选派的骨干医师到总院进修,以“师带徒”的模式,成功培养出6名中医骨干和2名口腔医师,显著提升了鸳鸯分院的服务能力。

武山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杨河分院在杨河新村义诊

据武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付应明介绍,通过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步推进制度同质化、服务品牌化、人才精准化、医防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综合服务能力、分院首诊率、医务人员积极性、群众满意度的“四个提升”,切实解决了辖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形成了“小病在分院、大病进总院、康复回分院”的良好就医格局。

在武山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的大力帮扶下,杨河分院创新构建了“医防融合+服务优化+人才培育”的三维协同发展模式。总院统筹外科、中医、护理等专家团队,通过“驻点坐诊+手术带教+专科共建”的形式,将优质资源下沉至杨河分院。这一系列举措助力杨河分院新建了康复理疗、慢病管理等特色科室,完成了数字化诊疗系统的升级,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县域内互认及DR影像的实时互诊。同时,同步推进服务标准化、技术特色化、管理精细化的建设,成效显著。杨河分院门诊量同比增长10%,慢病规范管理率达到92%。

武山县杨河镇中梁村的李福俊老人感慨地说:“现在在卫生院拍的片子,武山县医院的电脑上就能看到,家庭医生每月还上门给我检测血糖血压,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武山县将继续围绕‘资源沉下去、服务提上来’的目标,深化医共体‘精准帮扶+全域协同’的机制,加快推进县域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全力构建‘县强、乡活、村稳,群众省心、暖心’的县域医疗新格局,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武山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天明信心满满地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