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科创金融“及时雨” 润泽企业成长路

 2025/04/17 10:1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张莉莉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莉莉

在深入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征程中,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紧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作为,精准发力。尤其在科创金融领域,通过运用创新的“科技贷”这一有力金融工具,全力为地方科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保驾护航,以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截至3月31日,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科技贷”业务成绩斐然,贷款金额累计达8亿多元。今年,该行通过一系列切实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内科创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信贷赋能,拓展企业版图

近日,在兰州新区的一处生产基地内,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正紧张有序地赶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这里生产的土工格室,是一种用于加固土壤结构的三维网格材料,在公路铁路、边坡防护以及水利工程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兰州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在土工格室这项专利技术上已实现重大突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其团队研发的第三代产品,堪称土工格室行业的技术革新典范。目前,该企业年产量接近百万平方米,订单金额超千万元。

近年来,随着业务版图的持续扩张,该企业新建生产基地、加大生产研发投入。加之工程类项目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导致企业在日常资金周转和研发经费方面需求极为迫切。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客户经理走访考察,深入生产基地,实地了解生产工艺的每一个环节。最终突破传统信贷思维定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科技贷”融资方案,并成功投放300万元贷款。

据介绍,这笔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助力企业打通从生产研发到产品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将深厚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强劲的“生产动能”。在助力这家企业后,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继续在科创金融领域深耕,开启了新的服务篇章。

绿色信贷,描绘生态答卷

“传统的循环水系统存在清洗成本高、操作难度大、清洗步骤繁杂且难以满足环保要求等诸多弊端。我们运用新一代技术理念和手段,不仅能延长系统使用寿命,还能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显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切实达成环保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甘肃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向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客户经理详细介绍企业产品在延长系统使用寿命、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相关行业的应用前景。

正是看到了该企业产品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以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为切入点,主动出击,积极与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接沟通。深入厂区,跟踪生产线的每一道工序;与研发人员深入交流,探讨技术应用前景与成果转化路径。基于对该企业技术领先性的充分认可,以及稳定订单来源的考量,该行果断向企业投放100万元“科技贷”。这笔资金助力企业“净水”业务一路畅通,让研发成果从“一间厂房”走向“滋养一方”,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绿色信贷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还在不断探索如何为更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企业提升品质。

金融活水,助力品质提升

“咱们银行的‘科技贷’真是雪中送炭,不仅解决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还为技术研发增添了强大动力,新项目得以顺利投产,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甘肃某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

这是一家集防水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施工及技术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手握多项专利证书,已建成5条各类防水卷材和涂料生产线,年产量达千万平方米。

近年来,受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生产防水卷材的主要原材料沥青价格不断攀升,加之公司业务版图持续扩张,企业日常经营面临严峻挑战。面对企业急切的融资需求,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迅速响应,积极与相关负责人对接,实地走访考察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结合企业的高新技术背景,精准匹配特色化金融产品与融资方案,最终成功投放300万元“科技贷”,为企业后续业务拓展和生产研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展望未来,甘肃银行兰州市城关支行将秉持“金融为笔”的理念,持续书写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答卷。全力让科技企业的“创新火花”照亮产业升级之路,挖掘并支持更多“科技幼苗”茁壮成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更为强劲的金融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