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通讯员 黄鑫
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拔地而起的标准厂房,轰鸣不绝的生产机器、忙碌有序的作业工人……时下,行走在甘谷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感受到项目带动发展的浓厚气息,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劲脉搏。
强县域首先强产业,强产业重点强工业。2024年以来,甘谷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方向,着力打造“一区四园一基地”工业体系,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带动 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如今的甘谷,发展工业经济的底气更足,实力更强。中科福德(甘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万台(套)空气源热泵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约170亩。项目竣工后,将成为西北地区首家集空气能产、学、研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年产值可达20亿元,为当地创造300个就业岗位,利税6000万元,将有力推动甘谷县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我们公司之所以选择项目落地甘谷县,是因为甘谷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当地政府‘保姆式’‘专班制’的跟踪服务,为我们划定‘标准地’,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该公司董事长孔德军表示。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紧跟时代步伐,甘谷县把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开发区作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先后出台《甘谷县强县域实施方案(2022—2025年)》《甘谷县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瞄准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依托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甘谷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开展精准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主导产业明确、特色优势突出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品牌化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加力提速。
数据是奋斗最好的见证。2024年,甘谷县3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县工业类固投项目完成总投资19.1亿元,同比增长26%。县域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固投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聚链成群 工业经济多点开花
时下,走进甘谷县六峰镇工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生产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施工现场车辆往来穿梭,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活力。
在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各条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公司目前订单充足,我们正加班加点以确保产品按时交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于腾飞表示。据悉,该公司已与比亚迪等新能源领军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并实现批量供货。预计一季度产能将突破3000吨,产值超4000万元。
在专业生产农用地膜的天水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多条生产线正高效运转,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该公司日产量在50吨左右,截至目前各种成品已达3000吨,能够保证周边多个地区的春耕生产需求。这样火热的生产场景,在六峰工业产业园内随处可见。工人们蓄力忙生产、铆劲赶订单,为甘谷县新一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甘谷县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化完善“一区四园一基地”工业发展格局,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引培育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开发区目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加快园区数字化转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加快构建百亿产业集群中锻造出高质量发展引擎。
重商优服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在甘谷落地生根。陇山驰体育用品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以生产各类运动鞋、户外鞋为主,产品远销日本。今年,该公司已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公司经理李军孝告诉记者:“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产量是20多万双,产值50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了35%,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1个亿。接下来,工厂将扩大规模,新增印刷跑台、打底组合线、打底生产线等,为下季度生产再添动能。”
甘谷县还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华能古坡三期50兆瓦风电、吉电古坡镇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启动建设华能古坡四期50兆瓦风电、国电投50兆瓦风电项目,争取深圳中显宏图投资建设显示屏生产线、百居装饰投资建设铝扣板生产线等项目落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甘谷县许多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甘谷工业发展的“排头兵”。截至目前,甘谷县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7家,实施科技项目69项。
企业串珠成链、产业聚链成群、发展集群成势。当前,甘谷县主要经济指标在天水市保持位次领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