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奏响工业经济“春之序曲”

 2025/04/18 10:4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通讯员 仲玲玲

今年,陇西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以“起步即冲刺”的干劲拼经济、抓项目,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春之序曲”。

在甘肃金顺泰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全力投入到新产品实心圆棒的规模化生产中。该产品以公司优质铝棒为原料,经过挤压热成型、特殊过水冷却避缩尾处理等工序,作为多领域精密部件的核心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精密制造、日化包装等领域。今年,公司同步推进的太阳能铝边框项目也已投产。自2月起,单班组月产量从4吨跃升至3月的12吨,产能爬坡态势良好。

“为导入新产品,公司新增了4名技术人员以及质检部部长。从模具源头到成品发货,实行24小时质检,抽检、巡检、全检并行,以质量求生存,确保产品合格、安全地交付给客户。”金顺泰铝业生产负责人吴发刚介绍道。该公司主要经营铝合金型材及制品,涵盖工业、建筑、民用三大领域,现有13条生产线及3台时效炉。2024年,公司生产铝合金型材约1万吨,产值达2亿元。今年,依据市场需求,工业型材产能占比提升至70%,推出了72款产品、84种规格,丰富了产品矩阵。吴发刚称:“工业型材主要销往江浙沪等南方市场,民用建材则覆盖新疆、内蒙古、陕西等西北区域。一季度产能约2000吨,产值在4600万至5000万元之间,较去年增长约5%。”

在陇西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的焙烧车间内,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将配比好的物料与锯末混合体仔细填入阳极炭碗。索通炭材料生产车间主任张兴龙介绍,这道工序与生阳极制备紧密衔接,生阳极坯体经过煅烧焦处理、破碎筛分、精准配料、高温混捏、振动成型后,需要恒温存储48小时以稳定结构,随后进入炭碗填充环节。完成填充的生阳极进行编组、装炉后,经过高温焙烧,出炉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电解铝用阳极产品。

“焙烧时对温度要求极为严苛,达到1150摄氏度后进行保温、冷却、出炉,以保证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抗折强度等理化性能满足客户需求。”张兴龙进一步解释。

该公司于2021年成立,是陇西县围绕铝产业延链补链的招商引资企业,主要从事铝用炭材料的生产、销售及研发,年产30万吨铝用预焙阳极炭块。

张兴龙表示:“去年5月投产,经过调试期,产值约3.04亿元,产量9.6万吨。今年一季度产量约7万吨,产值约3亿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陇西县45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2.95亿元,同比增长 21.8%;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22.9%,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强劲开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