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19日电(记者顾天成、闫睿)我国目前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家预防接种单位,接种服务来到“家门口”;已有超1000万人申领使用电子预防接种证,覆盖个人全生命周期。
这是记者从19日在武汉召开的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上了解到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沈洪兵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管理体系,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确保群众接种疫苗及时、便利。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45.6万专业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队伍总体加强。
大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麻疹、甲肝、乙脑、流脑等大多数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疾病报告发病率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30余亿元,支持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实施,保障疫苗供应和接种安全。
“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是当前和今后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沈洪兵说,国家疾控局正在积极研究动态调整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提质扩容,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接种服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