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自“三北”六期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金塔县立足生态建设需求,通过强化种苗基地建设、严格质量监管、优化供应机制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种苗供应保障能力,为全县“三北”六期工程顺利推进筑牢坚实基础。
为全面掌握种苗资源状况,金塔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全县林草种苗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逐村摸排育苗合作社、企业、农户等主体信息。详细统计育苗种类、面积、数量等数据,科学指导苗木繁育企业依据“三北”六期工程用苗需求,精准筛选繁育种类,扩大苗木繁育规模。同时,采用订单育苗模式,对工程紧缺苗木进行定向培育。经摸底统计,目前全县林木种苗育苗面积达2219.1亩,可提供1967.8万株苗木,涵盖胡杨、柽柳、沙枣、白榆、白蜡、樟子松、刺柏、国槐、新疆杨等主要品种,基本能够满足全县“三北”六期工程项目的苗木需求。
在种苗质量监管环节,金塔县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县的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台账,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通过强化种苗市场监管,严厉整治行业垄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春季关键时期,严格开展林木种苗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苗木复检工作,有效防范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此外,还安排专人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抽查,全方位保障“三北”六期工程用种用苗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已顺利调出合格苗木102.6万株。
为进一步提升种苗供应的稳定性,金塔县紧紧抓住实施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林木良种培育等项目的机遇,充分利用现有林木种苗繁育项目资金,积极探索国有育苗单位发展种苗产业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优化育苗结构等措施,组织国有育苗单位加大对“三北”六期工程紧缺树种的培育力度,持续推进保障性苗圃改扩建工作,充分发挥国有育苗单位在种苗保供补缺、稳定市场价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