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拥有2座总库容达5.2万立方米的自有油库,150余座在营加油(气)站遍布甘肃各市州;在国家各级油品质量监督抽检中,始终保持合格率100%;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93万余元,实施119个项目……多年来,中国石化甘肃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甘肃石油”)凭借强大的资源保障体系和完善的经营网络生态,服务当地生产生活用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4月22日,在甘肃石油以“探秘智慧能源”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甘肃石油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保障能源安全 践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
作为甘肃省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供应的主渠道之一,甘肃石油肩负着维护地方能源安全、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任。目前,公司拥有2座总库容达5.2万立方米的自有油库,150余座在营加油(气)站遍布全省各市州,凭借强大的资源保障体系和完善的经营网络生态,服务当地生产生活用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特别是在资源紧张的特殊时期和自然灾害面前,甘肃石油在能源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甘肃石油始终践行中国石化“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质量理念,将“质优量足、客户满意”作为质量控制的目标。公司严把油品进、销、存各个环节,建立了严格的全流程封闭质量管控系统,在全省设有4座成品油质检室,其中2座为准A级质检室。油品检验项目除了满足汽柴油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外,还增加了汽油14项、柴油6项中国石化内控指标。每季度对辖区内库、站油品抽检覆盖率达100%,同时每年多次接受甘肃省、市、县地方政府油品质量抽检,始终保持油品质量合格率100%。
甘肃石油坚持做好加油机精度的监督管理工作,配备新型防作弊税控加油机,对关键器件实行双铅封管理,每半年由政府计量监督部门强制检定,确保油品计量误差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在国家各级油品质量监督抽检中,始终保持合格率100%,增强了客户对中国石化品牌的认同度和消费信心。
助力脱贫攻坚 守护绿水青山
自2013年起,中国石化便承担了中央定点帮扶东乡县的任务,累计在东乡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7亿元,成功打造1万亩藜麦全产业链帮扶体系,在东乡建成藜麦产业园。累计溢价收购东乡藜麦原粮5355吨,收购资金8546万元,销售藜麦成品3000余吨。
2012年以来,甘肃石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脱贫攻坚战斗,先后承担了“9+1”个村的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93万余元,实施119个项目,先后派出扶贫干部51人次驻村驻点,助推10个帮扶村全部脱贫出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稳乡村振兴之路作出积极贡献。
自成立以来,甘肃石油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勇担央企责任,在绿色、低碳、环保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公司如期完成了国三、国四、国五、国六油品质量升级;在营加油站及油库二次油气回收改造完成率100%,定期开展维护保养、检测,检测合格率100%;燃煤锅炉及落后设备淘汰率100%;将加油站原来的单层罐更换为双层罐,在营加油站防渗改造任务完成率100%。同时,在定西、白银、酒泉、武威等地持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各类树苗超2万株,助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共同守护甘肃的碧水蓝天。
加大清洁能源供应 筑牢安全防线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多年来,甘肃石油持续加大清洁能源供应,在持续进行油品质量升级的同时,加快新能源项目在甘肃省的布局,加油站光伏发电、充电站等一大批新能源项目已相继落地,天然气销售网络迅速完善,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发展网络正逐步形成。目前,新能源项目已累计建成充电车位250个,在营CNG、LNG加气站30座,在52座加油站内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为车主提供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公司将服务延伸到汽车生活的更多环节,在经营范围上除了经营润滑油、烟酒、百货、水饮、食品、粮油等传统商品外,还从事汽车服务(洗车、美容、保养、修理)、餐饮、旅游等新兴业务。
通过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管理提升年”“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甘肃石油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公司建立“一书两卡”工作法电子作业票,替代传统纸质作业票,为基层单位切实减负;压实管理责任,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公司最大风险受控;将基层库站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明确各单元责任人,确保各区域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建立高风险作业报备工作群,通过现场督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视频巡查等形式开展安全环保检查。
多年来,甘肃石油始终把实现公司与职工的共同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关爱职工,不断提升员工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从“能源供应商”到“美好生活共建者”,甘肃石油将以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为新起点,持续为美丽新甘肃建设赋能,与陇原人民共绘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图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