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税惠赋能民族乡 产业结出“致富果”

 2025/04/23 10:5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胡旺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柏淑杨 吕娜

近年来,酒泉市以“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辖内民族乡全面发展特色产业。酒泉市税务部门立足发展实际,聚焦民族乡产业发展涉税涉费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措施、完善辅导机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黄泥堡裕固族乡是酒泉市肃州区唯一的民族乡,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草场资源,肉羊养殖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酒泉市税务部门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帮助养殖户和合作社掌握税费优惠政策;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税流程,并提供上门辅导,解决税务登记、申报、发票申领等实际难题。

酒泉绿林盟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牲畜养殖,牧草及青贮饲草的培育、种植、收购、初加工,同时致力于高新农业、设施农业的引进、开发与推广。合作社负责人夏秀萍说:“税务部门的‘一站式’服务和线上办税快捷高效,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税务干部还经常上门了解需求,讲解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辅导解决发票申领、供应等问题,为我们正常生产经营提供了很大帮助。”2024年,该合作社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1.48万元,享受农产品免征增值税1.9万元。夏秀萍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带领周边养殖户继续增加肉羊存栏头数,扩大牧草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养殖户走上靠养殖致富的道路。”

黄泥堡裕固族乡的成功实践,只是酒泉市民族乡特色产业发展的缩影。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其他民族乡同样绘就了精彩的产业发展画卷,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瓜州县广至藏族乡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鳞次栉比的种植大棚在广袤大地上延展,勾勒出一幅极具现代气息的农业生产画卷。这里采用吊蔓立体种植技术种植的大棚蜜瓜,因病虫害少,着色均匀,甜度高、口感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瓜州县税务局靠前服务,全面掌握合作社、种植户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线下+线上”动态跟踪精准辅导,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稳步增收。种植户徐贵鹏满怀期待地说:“今年种了25个大棚,预计4月底蜜瓜就可以上市,单个大棚年收入预计达1万多元。”

瓜州县鑫红温室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安财感慨道:“税务干部实地了解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现场解答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涉税疑问,辅导我们及时享受税费优惠政策。2024年,合作社享受税费减免24268元,减轻了部分资金压力,让我们更有信心扩大蜜瓜生产规模,拓展市场。”

同样在特色产业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的,还有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该乡紧扣时代脉搏,锚定枸杞种植核心产业,全力打造特色发展新引擎,不仅延伸出枸杞干果、原浆、饮料、文创雪糕等7条生产线,还建成独山子乡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体经济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

为了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生产研发,有效助力产业链延伸,玉门市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主动上门为企业、商户宣传辅导“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涉税涉费疑难问题,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玉门市杞龙源枸杞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牙黑牙说:“去年我们共享受税费减免4.1万元。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让我们更有底气和信心发展枸杞产业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