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建设 深化改革激发文旅新活力——访平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常宁

 2025/04/24 15:2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张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平凉文旅市场一片火热。据统计,假期三天平凉共接待游客78.15万人次,同比增长56.05%;实现旅游花费39486.2万元,同比增长55.67%。

  对于这些亮眼成绩,平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常宁表示:“近年来,平凉市不断打造‘问道崆峒?康养平凉’的城市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文化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举办的特色文旅活动深度融入平凉文旅康养要素,为城市影响力拓展、文旅深化发展创造新机遇。”

  近日,记者与唐常宁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探寻平凉在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的经验与成果、故事与愿景。

  平凉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崆峒山道源养生文化”“皇甫谧针灸中医文化”“西王母长寿文化”等养生名片。自然景观方面,有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还有“梯田王国”庄浪、西王母降生地泾川等地貌独特的区域。“如何在文旅产业发展向好的大环境下培育特质化产业,打造康养平凉的名片,就离不开融合发展的理念。”唐常宁说。

  为充分发扬平凉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质,平凉出台了《平凉市聚力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文旅康养基地的实施意见》《文旅康养业态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目的就是建设文旅融合新高地、中医养生示范地、品质旅游目的地、旅居康养优选地四项重点任务,打造‘文旅+’‘+文旅’业态融合发展链群。”唐常宁说。

  如今,平凉已成功创建崆峒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泾川、崇信、庄浪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AAA级旅游景区19个,A级旅游景区达到47个,建设游客集散中心2处。打造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红色研学、乡村旅居等特色主题文旅康养小镇10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乡村振兴文旅样板村1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乡村旅游点42个。

  平凉深入挖掘各类文旅康养资源,加强地企合作力度,推动文旅和康养融合发展,共同开发平凉康养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品。

  唐常宁说:“我们将中医保健、养老康复与康养融合,开发中医康养业态。以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为核心,沿着制药、医养、文旅等方向,推动中医中药、健康养生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建成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泾川中医治未病中心等中医康养旅游基地,开展张鳌坡针灸小镇建设,研发皇甫谧养生产品1类40多种,培育集旅游、观光、医养、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业态。”

  在深化文旅融合上,平凉采用“财政补贴+传承人自主经营+公司统一管理”模式,建成平凉非遗一条街和平凉非遗展馆,完成《慕天颜集》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拍摄“体育+文化旅游”院线电影《尘埃飞扬》及《寻道·崆峒》《天庭打工人》微短剧,开发崆峒山景区NPC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推进文化惠民演出进景区、进乡村、进休闲街区。

  平凉还拓展运动康养业态,大力发展包括崆峒武术、足球、自行车在内的体育运动项目,依托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静宁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等场馆举办多项武术、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持续培育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崆峒山武术大会等“跟着赛事去旅游”品牌,形成“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体育旅游模式。“我们的海寨沟景区已经被命名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崇信县也被评为全国户外体验基地。”唐常宁说。

  “光融合发展还不够,还要将眼光放长远。”唐常宁说。

  唐常宁认为,森林旅游具有显著的康养价值,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其社会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在生态层面,森林旅游提供全新可持续的林业发展理念,森林旅游在提供游憩休闲等服务的同时,也可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保理念并行不悖,其发展模式利好生态保护,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因此,平凉文旅在与温泉、森林康养融合方面进行了尝试。

  唐常宁介绍,平凉打造了泾川橙香瑶池温泉康养综合体等水疗休闲基地5个,加速推进静宁界石铺镇、崇信东城区地热资源勘探工作,以温泉康养为核心主题、休闲旅游为消费支撑的温泉旅游项目已见雏形。同时,创新森林康养业态,建设了7个国家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森林体验基地,打造了20个国家森林乡村、23个省级森林小镇,12个微度假露营基地。

  如今,崆峒区上杨乡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优秀案例,平凉市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获评“全国避暑旅游优选地”“全国十大大暑节气生态文旅品牌”称号。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也上榜“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2024年,平凉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50亿元,同比增长28.2%和31.3%。

  唐常宁表示,未来一到两年,平凉文旅会将目光放在丰富拓展业态、深化品牌形象宣传等方面。培育壮大温泉、森林、中医、运动、旅居、美食六大康养业态,大力培育多样化、高品质、覆盖全生命周期、贯通全产业链条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推进文旅演艺剧目编创,打造“黄帝问道”“王母西巡”“崆峒奇兵”等实景演艺或舞台剧,拍摄“崆峒武侠文旅短剧”。形成具有平凉独特标识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形象,增强平凉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大市场化运作,创新办好崆峒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皇甫谧文化节、静宁苹果节等IP节会,以“文化活动+旅游体验+商贸消费”放大节会效应,开拓“东西南北中?养生来崆峒”的大市场,全力打响“问道崆峒?康养平凉”文旅品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