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滨河集团在万亩有机原粮种植基地举行了春播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滨河酿酒有机原粮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农户增收、企业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谱写滨河好酒新篇章。

万亩基地奏响春播乐章
四月的张掖,春意盎然,柳丝轻拂。随着滨河基地上整齐排列的农机轰鸣声响起,一粒粒经过精挑细选的高粱与小米种子被深植于沃土之中,承载着“盈车嘉穗,酒香满溢”的美好愿景,正式拉开了2025年春种的序幕。

自3月7日起,集团万亩原粮种植基地便启动了春季整地工作,每天投入各类机械设备50余台,调配人工300余人次,共同掀起了春耕的热潮。在原粮种植过程中,滨河集团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民的就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滨河集团原粮基地坐落于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中段,海拔介于1650米至1750米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作物生长提供了纯净的灌溉水源,加之土壤无污染、有机质含量高,且富含硒、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为各类有机原粮的种植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为确保滨河美酒的口感醇正,集团严格选用了敖杂308号、315号高粱及张杂5号小米等优质品种,为酿造高品质美酒提供了坚实的原粮保障。
产学研深度融合促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滨河集团做强高端白酒产业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集团从自主创新迈向产学研融合创新,在酿酒原粮种植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24年6月,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工作站在滨河九粮酒城正式挂牌,这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滨河集团有机酿酒原粮产业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还为酿酒原料的种植研发搭建了国家级的技术交流平台。此外,集团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究推广农作物配方施肥、育种、机械化等应用技术,种植包括高粱、小米在内的十余种酿酒作物。基地于2016年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认证,原粮品种也于2018年通过了知识产权认证。
绿色种植守护青山绿水
在原粮种植基地,滨河集团创新推行了“种植修复”模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使土壤有机质年提升0.3%;轮作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以固氮养地,提升作物的品质;同时,配套建设的生态沟渠系统实现了灌溉水的循环利用,利用率高达85%,逐年减少了黑河的取水量。

多年来,滨河集团一直致力于改善基地周边的生态环境,秉持“建绿色滨河九粮酒城,筑河西走廊生态屏障”的理念,持续加强生态建设。自1998年以来,集团已投入近2亿元用于荒滩治理、植树造林和防风固沙工作,改造戈壁荒滩2.66万亩,定植防风林带50公里、50万株树木,产业园内树木保有量达300多万株,营造了优良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昔日的戈壁荒滩如今已蜕变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2024年12月,滨河集团“碳中和工厂”揭牌仪式在九粮酒城举行,标志着集团成为我省首个获得“碳中和工厂”认证的酒类企业。
智慧农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从田间到舌尖”的实践者,滨河集团以种植精准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突破口,严格把控酿酒原料基地的准入标准。通过物联网监测、无人机巡田、区块链溯源等数字化、可视化技术,集团打造了一个覆盖“种、管、收、储、运”全周期的智慧管理体系。实现了自动化灌溉、自动化喷药、可视化远程诊断以及原粮品质100%可视化管控等功能,形成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程可溯源链条和“种、收、储、运、交”全产业链闭环品控体系。
在广袤的田野上,播种机繁忙地穿梭,每一粒种子都尽情生长在河西走廊肥沃的土壤里,它们将成为饱含陇酒生命力的“九粮使者”,为滨河美酒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魅力。(佑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