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渭源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和美乡村内涵与品质,4月29日上午,渭源县启动“和美乡村 净美家园”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475.11万元,并引入第三方负责运营。

项目将新建2座现代化垃圾压缩中转站,配置压缩式垃圾车等各类专业车辆162台、智能化垃圾桶2.68万个、无人机5台;同时搭建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监控终端,实现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统筹调度。通过“分、收、运、处、巡”等方式,构建“户分类、村收集、企转运、县处理”的四级体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向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常态化、制度化迈进。项目建成后,全县垃圾机械化作业率、资源化利用率将达80%以上,智能设施配备率、垃圾收集转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

项目通过构建“1234”生态环卫一体化运营体系:“一个中心”即构建生态共治指挥中心;“二网融合”指线下实体作业网格化、线上数据监管网格化;“三项举措”涵盖统筹一支队伍、共享一组资源、推进一网统管;“四方共治”包括政府搭台、企业运营、社会协同、群众参与。依托物联网平台,实现垃圾投放“云监管”、运输轨迹“云追踪”、设施负荷“云预警”,着力构建“天上有云、地上有网、中间有数”的智能体系,打造全域监管的“智慧大脑”、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矩阵”、培育绿色生活的“文明基因”,推动人居环境治理从“人治”向“智治”转变,促进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常态化治理实现革命性变化。

渭源县委书记雷立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渭源县将实施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项目作为推动人居环境系统蝶变的关键路径,增强争先创优信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之战,让‘垃圾不落地、渭源更美丽’成为新名片。”

据悉,近年来,渭源县以“千万工程”为蓝本,累计投入1.01亿元,纵深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如今,人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显著转变,人居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有序,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升,还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