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桑吉卓玛
“去年光随礼就花了两万多元,还不算酒钱。有来有往都是形式,还不如戒了好,但谁都不想当第一人,只能一边无奈一边继续。”阿夏乡克浪村老党员代生苦笑着说。
“给足了面子、为难了钱包,看似光鲜实则负担不轻。”尼傲乡尖尼村支书次九九感慨道。
婚丧嫁娶本是传递情谊的传统习俗,但在迭部县,群众常面临“重情义”与“重负担”的双重困局。当地婚丧喜事存在“随礼金+附两瓶酒”的习俗,这一陋习在县城工作人员和农牧民群众中普遍盛行。大家一边抱怨“随礼提酒负担重”,一边因情面延续旧习。
“一个月工资几千元,随礼和买酒就要花去一大半。”一位县城干部坦言。这种风气不仅加重经济负担,还助长攀比浪费之风,成为基层治理难点。
迭部县将基层减负与树立社会新风尚结合,以整治“两瓶酒”为切口开展专项行动,在阿夏、尼傲、达拉等乡镇先行先试,成效初显。
思想引领,凝聚全民共识。迭部县各乡镇充分运用民事村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职能,工作人员积极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通过入户宣讲、制作小视频、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册等方式,面对面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及革新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全县群众对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的知晓率,在全社会达成了“摒弃攀比浪费、树立节俭新风尚”的共同思想认知和行动认同,让乡风文明为乡土根脉护航,为时代乡愁续写朴实新篇。
党员示范,发挥带头作用。迭部县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两瓶酒?大民生”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倡议书,重点整治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行为,倡导破旧立新。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具体事着手,以“不提酒”为切入点,号召全县先进模范、村“两委”成员、联户长、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婚丧嫁娶“不提酒”,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通过宣传引导、村规民约约束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逐步改变旧习。如今,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营造出崇尚节俭、拒绝浪费、风清气正的新风尚。“现在大家随礼不再带酒,既省了钱,也少了攀比。”达拉乡次哇村的群众表示。
破立并举,巩固整治成效。和风化雨,润物无声。下一步,迭部县将紧密结合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纵深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常态化整治、警示教育、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清风家庭”建设、制度约束等多种方式持续巩固整治成效,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防止陋习反弹,让广大群众卸下“人情债”,守住“真情谊”,让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让良好家风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让淳朴民风在全县蔚然成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