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当下年轻人都在哪儿买零食?”记者走访兰州市多个社区街道发现,答案藏在街头巷尾的零食集合店里。
以“零食有鸣”“喜喜零食”“懒猫食光”等为代表的休闲零食集合店,凭借年轻化消费场景、高性价比选品和社区化门店布局,正成为年轻人零食消费的热门选择。
消费市场变革加速,能提供新产品、新场景和新服务的商业形态备受青睐,多业态融合的消费新模式也让市场供给更加丰富多元。
零食集合店成消费新宠
4月16日中午,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的“零食有鸣”店内,排队付款的顾客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介绍,开业一个月来,每天中午和晚上是营业高峰,排队结账已成常态,周边学生、上班族和居民是主要客群,丰富的品类、实惠的价格让回头客不断增加。
店内灯光温馨、空间敞亮,货架上摆满琳琅满目的零食,消费者可自由挑选。市民赵小娟说:“作为零食爱好者,我很喜欢这种购物方式,零食可以单件称重购买,花几十元就能选到多种爱吃的零食。”
4月18日,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上一家新装修的零食店开门营业。投资人丁兰表示,开业第一天,顾客比预期多得多。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老街“零食有鸣”旗舰店里,店长董军忙着核对货品。“店里的商品能满足全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超大熊猫辣条、巨型奥利奥等大包装零食,特别受年轻人欢迎。”董军介绍。
成都零食有鸣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市场中心相关负责人向爽介绍,自2023年3月首家门店落户兰州安宁区以来,“零食有鸣”在兰州的门店已超100家。
消费场景推陈出新
零食集合店缘何兴起?向爽分析,传统社区零售店多为小超市或便利店,主要满足消费者应急需求。而“零食有鸣”将全品类硬折扣连锁零售店开到居民家门口,价格平均比同类商品便宜20%到30%,可满足全年龄段、全消费场景、全品类的购物需求。在“平替经济”流行的当下,消费者更倾向“好而不贵”的商品,注重质价比与性价比,零食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顺应多元化消费需求,兰州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兰州老街作为甘肃省城市文化品牌重点工程,自2020年运营以来,通过近800场主题营销活动吸引1.5亿人次客流,成为热门打卡地,目前超过300家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入驻。
兰州老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韩玉龙说,公司把新消费品牌融入古建筑群,在庭院式建筑里开设现代文创店,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碰撞。针对年轻消费者,结合老街的仿古特色布置舞台,举办“国潮古风音乐节”,同时联合潮流服饰店、美妆店等设置快闪摊位。对于中老年消费者,开展“老街民俗大戏”,组织新消费品牌在活动现场展销,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了解和体验新消费品牌。这些新消费品牌和场景的出现,推动了兰州消费市场的升级。
多业态满足新消费需求
新消费已成为点燃兰州内需的强劲引擎。兰州工商学院经济学院教授许明表示,零食店、新茶饮、文创产品等新消费品牌,体现了数字、绿色、健康的消费新业态,为城市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创新场景体验,满足了消费者的“悦己心理”和情绪价值需求。
尽管新消费前景广阔,但也面临挑战。许明认为,兰州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首先应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推动新消费品牌与供应链深度合作,打造“兰州制造+新消费IP”的差异化竞争力;其次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提升消费体验和运营效率;最后构建区域消费枢纽,通过票根经济等模式(如中乙联赛联动文旅消费),推动跨场景消费联动,扩大新品牌辐射范围,培育兼具活力与韧性的新消费生态。
新消费的兴起,是品牌与商圈的双向奔赴。韩玉龙表示,希望通过引进商业新业态,构建消费新场景,满足新消费需求。据介绍,今年以来,兰州市商务局全方位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社区商业布局,完善社区商业设施,鼓励新模式发展,支持业态融合模式,以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多业态满足老百姓的生活消费需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