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活动“解锁”假日消费新场景

 2025/05/06 09:3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马如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五一”假期,兰州市创新推出“会展+消费”模式点燃市场热度,以“票根经济”撬动多元业态,通过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吸引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激发了假日经济新动能,更打造出全新消费热点,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一张票”撬动消费市场

  5月2日晚7时,中乙联赛第七轮在兰州奥体中心火热开赛。赛场上的激烈角逐与看台上的球迷呐喊声,将城市夜晚点燃。而一张小小的赛事票根,正悄然成为撬动兰州消费市场的创新杠杆。“比赛超精彩,凭票根还能在酒店、商场、餐厅享受折扣,兰州太会宠粉了!”来自青海的球迷单丽君的真切感慨,道出了众多消费者的共同心声。

  “没想到一张小小的票根能撬动起这么大的客流和销售。”兰州万达茂总经理李洪峰介绍,自“票根经济”活动开展以来,商场整体客流增长20%,销售额更是增长50%。在万达茂内,随处可见拿着票根询问优惠的消费者,运动品牌店、美食餐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万达茂的这份成绩单,仅是兰州“票根经济”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通过中乙联赛、足协杯赛事,七里河区吸引约4.4万名观众,间接带动旅游消费3000万元。

  兰州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甘肃省博物馆、黄河楼等10余家文旅单位已加入“票根联盟”,消费者持任意联盟门票,即可在兰州中心等核心商圈139家门店享受专属优惠,真正实现“一票在手,优惠全城”。兰州还将启动“票根经济”2.0版本,深度挖掘“票根经济”潜力,积极探索“票根+文旅”“票根+商圈”“票根+交通”等融合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一碗面”激活舌尖经济

  案板上腾起的面粉如薄雾散开,身着工装的拉面师傅将面团在掌心揉、摔、抻,眨眼间就把它拉成手臂粗的面束。经过几番拉扯,面团在师傅手中翻飞成银丝,瞬间拉出一道银亮的面弧。“哇!”围观人群发出阵阵惊叹声。

  “第一次现场看到拉面师傅现场展示非遗拉面绝技,太牛了!近距离感受到面团在指尖翻飞成丝的震撼过程。”来自南京的范萍萍举着手机录像,惊叹不已。免费品鉴区更是排起长队,食客们端着碗,边吃边竖起大拇指:“这就是地道的兰州味!”

  5月1日,由兰州市商务局、城关区人民政府指导的“丝路面语?预制兰味”——2025兰州牛肉拉面万达广场首站巡展活动启动。此次活动以兰州牛肉拉面为载体,通过技艺展示、现场品鉴互动、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现场大V直播等方式,打造全民参与的美食文化盛宴,为兰州商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光影流转间,兰州牛肉拉面主题宣传片在巨幕上徐徐展开。从金黄麦浪翻滚的田野,到现代化生产车间的精密仪器,再到街头巷尾的面馆烟火,镜头将一碗面的全产业链故事娓娓道来。“原来一碗面背后藏着这么多科技和匠心!”范萍萍盯着屏幕感慨。

  “希望能构建‘一碗面的文化共同体’,不仅能让消费者品尝到地道的兰州味道,更能全方位感受兰州文化的魅力。通过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一碗面带动一座城’的产业生态,让兰州牛肉拉面成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播、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成虎说。

  “一辆车”掀起购车热潮

  “五一”期间,兰州市“夏悦?乐享生活季”暨汽车促消费专场、第十四届甘肃(兰州)国际汽车博览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同步启幕。通过“会展+消费”创新模式,为“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本届车展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汇聚豪华、新能源、合资、自主等80余个品牌,全面覆盖燃油、纯电、混动等全品类车型。“这次车展科技感十足,不仅有购车补贴,还能体验智能驾驶。”兰州市民孟宪仁在现场赞叹道。

  “企业让利+政府补贴+现场抽奖”三重优惠成为车展最大亮点。兰州市商务局推出汽车购新补贴政策,根据购车价位给予3000元至6000元补贴;叠加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等政策性福利,购车成本降至历史新低。车企同步推出“0首付购车”“终身免费保养”等促销活动,更有半价车限时抢购,进一步刺激消费热情。

  “与去年相比,本次车展汽车日均成交量几乎翻倍,超半数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补贴,两成消费者享受到购新补贴。”兰州良志奇瑞专营店销售总监包振斌说。

  本届展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受益”模式,释放经济潜力,激活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兰州市还将持续创新消费场景,推出更多惠民举措,推动车市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