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总人口39.75万人,其中东乡族36.07万人。
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
4月22日,东乡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领导带领毛沟小学120名师生前往榆中县,开展“陇原石榴籽·成长心连心”榆中县朝阳学校和东乡县毛沟学校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师生们参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张一悟纪念馆、朝阳学校民族团结长廊,观看了“青少年民族团结文艺交流会演”等。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体会到民族间的深情厚谊和团结力量。
这只是东乡县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乡县在学校教育中持续开展“石榴籽”教育系列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日常。
今年,东乡县在宣传教育上发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任务,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开展“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利用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还动员乡镇部门、企业商铺等,利用媒体视频、LED屏等载体播放、张贴宣传标语,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打造特色亮点工作
打造特色亮点工作,提升创建工作质效,是东乡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点。东乡县抢抓“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契机,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举办“村BA”篮球比赛,各族群众同场竞技,增进友谊团结;开展特色产业节会,展示民族特色产品,促进经济交流合作;发展夜市经济,各族群众共享美食、交流文化。
同时,东乡县计划在沿洮河经济带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展馆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平台、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重要场所支撑。
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
东塬乡林家村作为汉族、东乡族、回族和藏族聚居的川塬村,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近年来,林家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力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打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公共空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内生动力。
今年,东乡县力争打造提升多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包括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示范点8个、“陇原红石榴·和美村寨”5处、“统战+和美乡村”8处等。结合和美乡村建设,东乡县重点在东塬乡林家村、达板镇拱北滩社区等地探索打造互嵌式社区环境。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邻里互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东乡县“两个共同”示范区创建工作办公室主任王辉表示:“东乡县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战略性、长远性、基础性工作来抓,严格对照‘临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工作安排,统一思想行动,有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力争把沿洮经济带打造成为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的示范样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