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生猪全产业链投资交易洽谈会启幕

 2025/05/25 20:0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白杨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何方

  五月的徽县,山峦叠翠,绿意盎然。5月25日,徽县生猪全产业链投资交易洽谈会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畜牧行业专家学者,以及省市畜牧兽医推广技术人员齐聚于此,共商徽县生猪产业发展大计,探索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洽谈会期间,各观摩点热闹非凡。优质生猪品种在展示区憨态可掬,先进养殖设备整齐排列,绿色饲料产品琳琅满目。参会人员穿梭其中,或是热烈交流养殖经验,分享高效养殖技巧;或是就合作意向进行深入洽谈,探讨互利共赢模式,现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蓬勃生机。

  近年来,徽县紧扣“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全力朝着“百万头十亿级”生猪产业强县目标迈进,生猪产业发展态势迅猛。2024年,全县畜禽饲养量高达216万头(只),产值突破8.5亿元。其中,生猪存栏23.6万头、出栏24.6万头,产业链综合产值更是达到12亿元,成绩斐然。

  徽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杨斌介绍,徽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精心谋划布局,秉持“政府推动、政策撬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全域式、规模化、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集群。2025年计划新建成11个万头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截至目前,已有6个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全县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将有望扩充至16家,生猪产业规模将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在培育产业龙头方面,徽县坚持“外引内培”双管齐下。通过制定奖补办法,成功吸引5亿多元民间资本投入生猪产业。如今,全县生猪养殖(场)户数量达到1341个,拥有5家万头以上龙头养殖企业、2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以及4家国家级和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这一系列成果,成功构建起“龙头引领、农户参与”的协同发展良好格局,实现了产业富民与规模扩张的双赢。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长王楚端对徽县生猪产业链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徽县积极推进种猪核心育种场建设,现已建成多家种畜禽场、饲料生产厂,并大力推进生猪屠宰场和冷链物流项目。目前,产业加工转化率达到53%,品牌溢价提升20%,还斩获多项“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和“甘味”品牌,为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典范。

  科技是推动徽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徽县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柔性引进15名省级农业技术高层次专家人才,建成1个国家级产业顾问工作室、10个“产学研”基地,申报专利18项。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投入使用后,养殖综合成本降低15%,母猪受胎率提高至98%。同时,徽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种养循环模式,构建起“猪—肥—粮”循环链,每年可处理粪污20万吨,反哺农田15万亩,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据悉,此次洽谈会成果丰硕,共签订2家“企地、院地”合作框架协议,9家项目合作协议,签约资金达4.1亿元。这场盛会不仅为徽县生猪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成为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