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的“丁香经济学”:从 “一朵花” 到 “一条链”

 2025/06/17 10:2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每年3月至5月,清水县10万亩丁香花如约绽放,漫山遍野的紫色花浪,勾勒出陇原大地的春日盛景。这座地处陇东南的小城,正以花为媒,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紫色经济”破题绿色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丁香倾城·清水有约”清水县2025年乡村旅游暨丁香文化活动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5月20日,吸引了来自陕西、四川等地的大批游客。

  在花舞北山生态景区,汉服爱好者穿梭于丁香花海间,镜头定格下“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画面;漆扇手作、木人摔跤、清水小曲等非遗展演次第登场,让游客在花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刷到抖音上的花海视频就心动了,带着家人来呼吸新鲜空气,没想到还能体验这么多民俗活动。”西安游客小昕的评价,道出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心声。

  天水羲通鸿宇旅行社负责人孙新建介绍,依托丁香文化节等节会推介,清水县的省外游客占比逐年提升,“花香”正转化为“人气”,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消费链条升温。

  作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全国丁香名县”,清水县的“赏花经济”有着更深的生态底色。清水县丁香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发掘保护潜力巨大,且地处南北气候的承接带,是建立丁香种质资源库的首选地域。清水县以打造“中国丁香种质资源地”“中国丁香网红打卡第一城”为定位,通过引进栽植暴马丁香、北京丁香等50多个名优品种,打造全省品种最全的丁香文化产业园,力争让丁香产业真正转化为“丁香经济”。2024年,清水县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和126.7%,“紫色经济”成为绿色发展的强劲引擎。

  “赏花+”衍生多元产品

  面对赏花“花期短、季节性强”的瓶颈,清水县按照“不同花期、错峰开花、延长花期”的思路,从西宁等地引进垂枝丁香、大花重瓣洋丁香、黄金丁香、什锦丁香、四季丁香等名优品种进行嫁接繁育,进一步丰富丁香品种,实现了同一株丁香树两季有花、不同色彩搭配的视觉效果。

  清水县还以“赏花+”为突破口,构建“四季有景、全域可游”的产业格局。在北山生态景区,牡丹园、薰衣草园、月季园等“主题小园”里的花次第绽放,形成了“春赏丁香、夏观薰衣草、秋品菊桂、冬览松竹”的景观矩阵。

  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清水县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推出“寻根问祖溯源之旅”等4条精品线路,串联温泉康养园、秦非子牧马场等景点;精心打造花舞北山丁香解郁养胃生态功能康养区,挖掘丁香药用价值,开发出丁香茶、精油、丁香酿、丁香露以及丁香保健药膳、丁香食品等系列产品;将丰富的丁香资源与天然温泉资源完美融合,利用丁香花、叶、根等入药入浴,首创“丁香+温泉”特色康养产业,持续做大“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品牌效应和丁香经济价值。

  立足富硒泉水资源优势,清水县还推出了“温泉疗愈+中医养生”组合,建成53家中医养生场馆,开发出70余种康养产品,形成了“赏花—观光—体验—消费”的闭环。

  “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研学,秋季采摘丰收,冬季温泉疗愈。”清水县文旅局局长张相彬介绍,通过业态延伸,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天延长至2天到3天,人均消费提升30%以上。

  花香引得“金凤”来

  白沙镇桑园村的蜕变,是清水县“赏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昔日寂静的小山村,如今修通了赏花步道,建成了观景台和停车场,每到花期便车流如织。

  温泉村则以花为媒,丰富旅游业态,走出了“研学+采摘”的新路径。村里打造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种植圣女果、向日葵等作物,推出“农耕体验+亲子采摘”项目。温泉村村民王增和将自家的老宅改造成农家乐,年营收50万元以上,还带动了8名村民就业。像这样的农家乐,全村已有10家,另有52户村民通过庭院经济走上了致富路。2024年,仅丁香文化节期间,该村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50万元。“赏花经济”不仅美了乡村,更富了百姓,全县累计有1.2万农户参与旅游服务,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

  从“一朵花”到“一条链”,从“一季热”到“四季火”,清水县正以丁香为支点,撬动“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同频共振。当十万亩花海成为乡村振兴的“调色板”,这座陇东南小城正书写着“美丽经济”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